王樹增談抗戰正面戰場:不能簡單用節節敗退形容
2015年09月01日 09:46
來源:京華時報
本周,軍旅作家王樹增的紀實作品《抗日戰爭》第三卷將正式上市。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工作人員介紹,在近期的上海書展期間,前兩卷售出近3000冊,是 該出版社賣得最好的書,全國出貨量已接近20萬冊。王樹增在接受京華時報采訪時表示,這部書就是要寫給年輕人看的,“如果我們對這段歷史研究不深、了解不 深,就愧對那些倒在戰壕當中的前輩,愧對那段歷史”。

王樹增
原標題:王樹增:抗戰要寫給年輕人看
本周,軍旅作家王樹增的紀實作品《抗日戰爭》第三卷將正式上市。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工作人員介紹,在近期的上海書展期間,前兩卷售出近3000冊,是該出版社賣得最好的書,全國出貨量已接近20萬冊。王樹增在接受京華時報采訪時表示,這部書就是要寫給年輕人看的,“如果我們對這段歷史研究不深、了解不深,就愧對那些倒在戰壕當中的前輩,愧對那段歷史”。
□談研究
抗戰史研究是薄弱環節
繼《遠東朝鮮戰爭》《解放戰爭》《長征》等產生廣泛影響的紀實文學作品后,軍旅作家王樹增六年磨一劍,寫了三卷本總計180余萬字的《抗日戰爭》。該系列作品以戰爭的每一次事件和每一場戰役為縱貫線索,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國際視角,全面真實地揭示了中華民族在近代歷史中所贏得的反侵略戰爭勝利。
《抗日戰爭》系列自上市以來,王樹增輾轉全國各地的報告廳、圖書館等場所開展講座,最讓他欣慰的是看到很多孩子在圖書館看他的書,“我的作品就是為孩子們和年輕人而寫”。而讓他憂心的也是現在年輕人不了解歷史。
王樹增認為,抗日戰爭的研究也是當代史學研究中的薄弱環節,“近代以來我們中華民族是飽受欺凌的民族,鴉片戰爭之后歷次異族入侵,我們基本上是以簽訂不平等條約和割讓領土的屈辱而結束,當然抗日戰爭我們勝利了,雖然過程非常艱難。如果我們對這段歷史研究不深、了解不深,我們愧對那些倒在戰壕當中的前輩,愧對那段歷史”。
全面講述抗戰史是本書的一大特點,“我們過去對抗戰史的研究過于狹隘,這種狹隘是我們愧對我們先人的,抗戰勝利是付出了3000多萬人的生命,我們數百萬的中國官兵倒在戰場上,你要知道中國官兵大部分都是農民子弟,每一個官兵背后都有一個家庭。我們這塊土地承擔了太多的血和淚,所以我們再用狹隘的黨派觀點來訴說歷史的話,我們對不起這塊土地,也對不起我們的前輩”。在王樹增看來,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曲解及忽視了任何一方面,都不能解釋這場戰爭。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