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結的宋場拍賣
2015年08月07日 11:22
來源:光明網
中國大陸至今仍是收藏宋畫最多的地區,但美國、日本和中國臺灣,也是宋畫收藏和研究的世界級重鎮。“在20世紀最后幾十年,他們的研究水平全面超越中國大陸。”
被盜走的國寶
從日本回來,《宋畫全集》副主編、55歲的中國古代書畫研究中心副主任金曉明的右臂累傷了,整整到醫院治了一年。
為了節省經費,他們最大限度地減少出差人員。一百多公斤重的專業照相器材,經常只有他和另一名工作人員扛。這套書經常要求能將原畫的局部放大到150%翻拍,甚至更大。為了保證圖像質量,能自己派人拍的盡量自己拍。也有些博物館出于“面子”或規章制度的問題,堅持由館方拍。
有張曦的支持,浙大的校內校外資源被調動起來為《宋畫全集》服務。浙大校友總會負責聯系分布在相關國家的浙大校友,協助翻譯、聯絡關系;歷史系、中文系參與審校、鑒定,外語學院參與作品信息的翻譯,藝術學系、藝術研究所參與文獻的梳理、撰寫,文化遺產研究院鑒定畫上的印章、考釋……
“非常有益于浙大藝術學科學術能力的提升。”金曉明說,做完《宋畫全集》,浙大出了好幾位以宋畫為論文題目的博士。他本人也受益良多,尤其是熟悉了海外宋畫的收藏分布、流傳情況。
宋代的杭州是佛教重地,日本頻繁派出僧人來此求佛學法,很多人都會攜帶一些佛教題材的繪畫歸國。在日本現存的宋畫中,很多都是寺廟收藏的佛教題材,佛祖涅槃圖、布袋和尚、達摩像、羅漢圖……近千年來,中國本土寺廟收藏的佛教題材繪畫反而因朝代更迭等,毀壞殆盡。日本藏宋畫正好成了美術史中重要的補充。見到“杭州來的”拍攝組,絕大部分日本寺廟都比較爽快地配合了拍攝工作。
京都五大寺院之一東福寺甚至拒收版權費用。近800年前,日僧圓爾弁圓入宋求法,最終拜在杭州徑山寺的無準師范門下。回國創立東福寺時,圓爾帶了無準師范的頂相圖(肖像畫),作為繼承師法的憑證,也是對老師的紀念。800年來,東福寺奉圓爾遺命,每年紀念無準師范的生日。
無準師范的頂相圖和圓爾本人的肖像畫,成為他留給東福寺的鎮寺之寶,這次借《宋畫全集》重新回到中國。“頂相圖對日本的佛教人物畫有很大的影響,成為了一個獨立的畫種形式。”浙江大學藝術系副教授林如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她為這兩張圖撰寫了說明。
受邀參加會議的日本東京大學學者板倉圣哲也參與了《宋畫全集》的工作。他為日本皇宮收藏的一幅《蘿卜蕪菁圖》配的圖版說明中,對其來歷做了詳細的考證:這幅畫傳為宋僧牧溪的作品,15世紀初期由明朝皇帝贈給日本幕府將軍足利義滿,后幾經輾轉,1887年轉贈給明治天皇,成為皇室收藏品。
美國收藏的宋畫則多為百余年來私人購買和捐贈。班宗華教授在學術大會上用漢語朗讀自己的論文《清末宋畫的發現》,引來陣陣笑聲與掌聲:美國人對中國畫的興趣與研究,正是從宋畫開始;直到他們買下一大批,才總結出一點經驗,發現其中不少是假的……
班宗華的老師,是1948年由華赴美的世界著名藝術史家方聞。這位曾任教于普林斯頓大學的華人教授桃李滿門,1980年代,世界各大博物館的東方部主任基本都是他的弟子或再傳弟子。他也是這次舉辦宋畫學術會議的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的倡建者之一。
宋畫是中國傳統繪畫的成熟期,也是高峰期。畫家多、畫法多、傳世作品多。從戰國至唐,流傳至今的繪畫作品一共不過百件,而宋朝一個朝代就有千余件。宋畫研究在各國的中國古代藝術史學界都是重頭戲,他們認為,中國古代美術到13世紀到達了一個高峰。
1962年,在美國巡回到舊金山的“中國珍寶大展”上,年輕的班宗華為北宋畫家范寬的《溪山行旅圖》折服,第二天就決定放棄繪畫,投入中國藝術史的研究。
除了北京故宮,國內宋畫收藏的重鎮是上海博物館與遼寧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的主要收藏來自捐贈。從陳毅開始,上海歷任市長都要親自接見重要的文物捐贈者;上博還采取多種手段鼓勵、酬謝捐贈者,比如辦壽宴、付醫療費,甚至買房子。《宋畫全集》的第二卷,共收錄了上博的72件作品,包括趙佶的《柳鴉蘆雁圖卷》、梁楷的《八高僧圖卷》等。
遼寧博物館的宋畫多來自清宮舊藏。溥儀當年以“賞賜”自己的兩個弟弟為名,將一大批故宮文物偷運到天津,后又運到偽滿洲國“首都”長春。1945年,溥儀被蘇聯紅軍俘獲,其大部分藏寶最終被剛剛成立的東北博物館(今遼寧博物館)獲得。《宋畫全集》的第三卷共收集39件宋畫,大部分來自這批被皇帝盜走的國寶。
而它們的一個“同伴”,金畫《文姬歸漢圖》則在戰亂中被人偷走,1962年才被吉林省博物院尋回,收藏至今。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