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鄉村旅游發展的現狀與分析
2015年08月25日 17:57
來源:鳳凰陜西綜合
現代鄉村旅游市20世紀80年代出現在農村區域的一種新型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發展迅速我國的鄉村旅游一般以獨具特色的鄉村民俗文化為靈魂,以農民為經營主體。以城市居民為目標市場。發展鄉村旅游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意義。
二、中國鄉村旅游的發展狀況和趨勢
中國的鄉村旅游開發主要以農業觀光和休閑農業為主,并正向以觀光、考察、學習、參與、康體、休閑、度假、娛樂等為一體的綜合型方向發展。國內游客參與率和回游率比較高的鄉村旅游項目是以“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干農家活、享農家樂”為內容的民俗風情旅游;以收獲各種農產品為主民間傳統節慶活動為內容民間傳統節慶活動為內容的鄉村節慶旅游等幾個方面。
中國社會科學院魏小安研究員認為,我國的鄉村旅游目前已形成5種模式:一是大城市近郊的“農家樂是高科技農業觀光園;三是農業新村,特點是經濟發達、鄉村城鎮化在發展中有意識地使本村成為有特色的游目的地;四是農村古村落的開發:五是農業的絕景和盛景,如桂林的龍勝梯田和云南的元陽梯田等。
近五年來,中國鄉村旅游發展迅速,鄉村旅游的消費群體擴大,已成為國內旅游的一大亮點。中國鄉村旅游雖然時間很短,伴隨規模的快速擴大,轉型速度很快,已開始呈現多層次、綜合化、品牌化的發展趨勢。一批知名的鄉村旅游目的地在眾多旅游景區中獨放異彩。例如,黃山市以旅游立市。望實現該市“三最”(全國最美、山區最富、生態最佳)目標,提出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目標是把鄉村旅游業作為該市旅游“二次創業”發展的新突破,使之成為“黃山旅游”之后又一世級的品牌。廣西桂林市歷村1988年弄始發展鄉村旅游。到2003年,全村從旅游業的人數達150多人,占全村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旅游收入占農民收入的50%以上。該村的菩薩水巖洗泥澡項目,年純收入達200多萬元。
中國鄉村旅游發展的主要趨向為:
1、地方政府主導的力度明顯加大已把鄉村旅游納入旅游產業發展的總體規劃,作為旅游業全新的增長點著力扶持和培育。一些地方還出臺專門政策,扶持鄉村旅游發展。
2、投資多元化趨勢日益明顯鄉村旅游在起始階段,一般以一些有一定實力、一定專長、意識比較超前的農戶自發組織開展為主。隨著鄉村旅游市場的日益礦大,投資主體趨向多元。既有農墾個體或合伙經營,也有村集體投資經營,一些較有實力的公司、集團等城市資本也紛紛介入鄉村旅游開發。
3、鄉村旅游開始注重追求產品的特色化、規模化、品牌化第一批從事鄉村旅游開發者大多已完成了原始積累,他們一方面要求開創更大的事業,一方面已感受到競爭的壓力,必然要求把鄉村旅游事業做大做強。而新介入的投資者,一般實力較強,他們想要在新一輪競爭中占據后發優勢,起點必須高,并采取錯位競爭的策略。
課題組成員:陳鷹、朱志德、傅德榮、黃中偉、胡建航、孫巍、仇崔 執筆:傅德榮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