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釋放了哪些改革信號:樓市新政或在醞釀中
2015年11月11日 11:18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原標題:習近平釋放了哪些改革信號:樓市新政或在醞釀 “十三五”規劃定調后,中央的各項改革部署陸續亮相。 昨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研究經濟結構性改革和城市工作。習近平指
原標題:習近平釋放了哪些改革信號:樓市新政或在醞釀
“十三五”規劃定調后,中央的各項改革部署陸續亮相。
昨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研究經濟結構性改革和城市工作。習近平指出,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實行宏觀經濟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的政策。
值得市場注意的是,習近平在昨日的會議上指出,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要針對突出問題、抓住關鍵點,明確提出擴大對外投資,推進財稅體制改革,降低企業成本,化解房地產庫存,形成投資者權益得到充分保護的股票市場。
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的多名專家認為,“十三五”藍圖明晰后,中央政府將著力解決當前經濟和社會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風險,而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的形式討論具體議題,也顯示了黨和政府的攻堅決心。
有熟悉宏觀政策的專家昨日告訴本報,目前許多重大領域的改革已經到了具體單一部門難以推動的階段,未來的頂層設計將更側重于解決具體問題,為實現全面小康掃清障礙。
對外投資進入新時代
作為經濟發展的核心部分,產業升級已經成為本輪中國經濟轉型的重頭戲。
在闡述未來一段時間的產業政策時,習近平提出產業政策要準,即是要準確定位經濟結構性改革方向,發展實體經濟,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激活存量增長動力,著力補齊短板,加快綠色發展,積極利用外資,積極穩妥擴大對外投資。
隨著發展階段的變化,中國對外的資本輸出發展迅猛。根據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近日發布的《中國企業全球化報告(2015)》,2014年中國對外投資流量首超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對外投資國。該報告同時預測,2022年,中國對外投資流量有望達3673億美元,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投資國。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政治與經濟研究所學者劉瑋認為,“十三五”期間,中國將進入對外投資新時代,實現從商品輸出大國向資本輸出大國的歷史性轉變。
“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將推動對外投資與國內產業發展彼此促進,“走出去”和“引進來”相輔相成,以充分利用兩個市場的優勢共同發展。這塊蛋糕有多大?今年9月,習近平在中美省州長論壇上指出,未來5年,預計中國對外投資將超過5000億美元。
上述熟悉宏觀政策的專家對本報稱,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以亞投行為代表的中外資本合作將會取得重大突破。與此同時,對外投資將推動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物流鏈,建設一批大宗商品境外生產基地,培育一批跨國企業。
督促落實財稅體制改革
習近平昨日強調,改革政策要實,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動重點領域改革落地,加快推進對經濟增長有重大牽引作用的國有企業、財稅體制、金融體制等改革。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2014年6月,財稅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方案——《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下稱《方案》)獲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已在快速推進。
業內認為,一年多來,新《預算法》實施,預算管理制度改進獲得較大突破,營業稅改增值稅等稅收制度改革也正穩步向前,而建立事權與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也正在研究中。目前看來,財稅體制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在上周公布的“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出了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全國統一市場、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現代財政制度,建立稅種科學、結構優化、法律健全、規范公平、征管高效的稅收制度,還列出了未來五年財稅體制改革的四大重點任務,這可能是未來財稅改革的焦點。
這些重點任務包括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適度加強中央事權和支出責任。考慮稅種屬性,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建立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完善政府預算體系,實施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建立規范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體制等。
根據《方案》,預算管理制度改革要取得決定性進展,稅制改革在立法、推進方面取得明顯進展,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要基本達成共識,2016年基本完成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點工作和任務,2020年各項改革基本到位,現代財政制度基本建立。
減稅力度有望加大
習近平昨日強調,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要針對突出問題、抓住關鍵點。其中之一,就是要降低成本,幫助企業保持競爭優勢。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今年國家力促簡政放權,加大對企業減稅清費力度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在企業減負方面,財政部今年取消或停征12項中央級行政事業性收費,對小微企業免征42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和5項政府性基金,取消7項水運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降低失業保險費率1個百分點。
針對小微企業,減負力度尤大。比如今年10月1日,財政部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小型微利企業的范圍擴大到了所有的小型微利企業。另外,財政部繼續執行小微企業增值稅、營業稅起征點由月銷售額2萬元提高到3萬元的政策,政策執行期延長至2017年底。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稱,這兩項政策對小微企業的減稅規模預計超過1000億元。
在減稅方面,截至2015年上半年,營業稅改增值稅減稅規模為1102億元。而從2012年實施營業稅改增值稅以來,已累計減稅4848億元,百萬納稅人受益。
展望未來,李克強總理在11月9日召開的經濟形勢座談會上表示,要用好積極財政政策空間,合理加大減稅力度,幫助企業渡難關、調結構、增后勁。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