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五中全會將臨近 上萬億鐵路投資助力穩增長
2015年09月29日 09:31
來源:第一財經網
在前兩季度GDP增速維持在7%之后,三四季度經濟如何表現,關系到全年7%的經濟增長目標能否實現。三季度即將結束,宏觀數據在國慶節之后將陸續公布,四季度如何開局和發展,具有關鍵意義。
“十三五”規劃期待
步入10月,最受期待的會議莫過于中央將召開十八屆五中全會。
《第一財經日報》從多方面獲悉,會議結束后不久會發布中央關于“十三五”規劃的建議。目前,建議的廣泛征集意見工作已經完成,調整吸納也進入尾聲,各項準備工作就緒。
有熟悉改革規劃制定的專家告訴本報,預計“十三五”規劃將在大的框架上與過去保持穩定,同時將呈現出諸多不一樣的亮點。“從經濟上看,當前我們的主要矛盾更多地體現在結構方面,因此規劃可能在轉型升級調結構這方面下大力氣。”
有專家告訴本報,作為經濟領域的最高文件,五年規劃的起草是一個不斷統一認識和凝聚智慧的過程,因此集中采納各方面意見是最為重要的過程之一,也是民主集中的一大體現。
記者曾獲悉,今年七月左右建議初稿已經編寫完成,此后在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全國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社會各界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再次進行了完善和修改。
上述熟悉改革規劃制定的專家告訴本報,“十三五”規劃草案將在明年兩會期間正式進行審議通過。他透露,草案將就各方面的發展目標做出更明確清晰的規定。
在發改委展開密集調研的同時,部委、地方和行業也展開了關于“十三五”規劃編寫的相關工作。
例如,交通部24日召開會議,原則同意了《綜合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規劃》、《鐵路“十三五”發展規劃》兩大規劃的框架。
此外,國家能源局、海洋局、氣候局等部門近日就規劃密集發聲。包括石化、鋼鐵、有色金屬、化纖、通訊、輕紡、大數據、化工等多個行業的有關規劃均進入編寫后半階段,將在未來幾個月陸續公布。
轉型升級貫穿多個領域
近兩年來,內部和外部復雜環境不斷轉變,使得中國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多。盡管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但中國調結構和轉方式的決心并沒有改變。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宏觀經濟研究主管章俊稱,“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面臨的轉型壓力空前巨大,這是因為在過去十多年推動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內外雙重紅利——人口紅利和全球化紅利都開始衰竭,導致過去的投資和出口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變得不可持續。
雖然中國目前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從人均水平上來看依然是發展中國家,而且人口紅利拐點的過早到來使得中國經濟的潛在產出水平開始下降,從而導致有可能出現未富先老的嚴峻局面。
要避免發展中國家普遍碰到的“中等收入陷阱”問題,中國經濟必須在“十三五”期間,在經濟轉型的同時維持中高速增長。從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來看,推動經濟增長除了勞動力和資本之外,勞動生產率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因此,在勞動力供給和資本邊際產出下降的背景下,通過加大改革力度來提高中國經濟的“全要素生產率”將成為實現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必由之路。
前述專家告訴本報,五年規劃要全面部署各個領域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不會也無法事無巨細地展現每一個行業,但從總體看,相比過去,強調創新轉型升級和調結構思路將貫穿其間。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