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全面接管1號店放棄自建電商平臺 盈利點難尋
2015年07月22日 10:08
來源:北京商報
一貫謹慎的沃爾瑪中國在電商道路上已踩下了油門:沃爾瑪開始全面接管1號店,山姆會員店開始進駐第三方平臺。這兩個動作標志著沃爾瑪中國在電商戰略上已經由觀望、布局到真正推進。問題也隨之而來,如何整合1號店和自建電商渠道?沃爾瑪電商和線下門店如何互補?沃爾瑪電商最終想要做成什么?
迫切轉型盈利點難尋
增加電子商務渠道被認為是沃爾瑪在華業務增長的重要突破點,對于堅定轉型且頗為迫切的沃爾瑪中國來說,將1號店收回自己手里運營,統一協調資源只是時間問題。早在今年初,沃爾瑪中國區總裁兼CEO柯俊賢(Sean Clarke)就曾明確表示,希望大家把沃爾瑪看做是一家O2O零售商。今年5月,沃爾瑪在深圳發布了其O2O平臺速購,該平臺包括“沃爾瑪”手機App、供顧客自提貨的門店“速購服務中心”以及線上線下多種移動電子支付方式。簡單地講,顧客手機下單后可在家收貨或者到沃爾瑪門店自提。最新數據是,速購上線40天,下載量超過10萬。
不過,O2O在眼下的中國市場是“燒錢卻難盈利”的另一種稱呼。在速購上線之前,國內多家服務商超最后一公里、一小時送到家的O2O公司已經打得火熱。小e到家總經理榮光認為,將商超貨品送到消費者家中,這種商業模式符合當下的消費趨勢,也可以幫助傳統零售業提高銷售額、進店率,抵御電商平臺對線下門店銷量的沖擊。“但這種基于商超的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運營模式也在探索中,國內尚未有成功的案例,最大的痛點是運營和人力成本, 這個業務的出發點就是為用戶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務,所以目前階段需要大量的人力保障服務質量,成本較高。”在榮光看來,超市本身的毛利維持在10%-15%,凈利在3%-5%,商品價格一致的情況下,如果再加上專門的揀貨團隊和送貨服務,單就這項業務來講,實現盈利是不可能的事情。榮光透露,現在送到家的O2O公司之所以大力補貼、爭取用戶、運費極低,這是初期培養用戶習慣和用戶規模,待到消費者黏性形成,所有公司無一例外要做入口,對接各種生活性服務,這些才是可能盈利的業務。
趙廷超表示,在實際運營中,一個社區周圍大概有兩三個規模型超市,分配到每個超市的訂單每天有100多單,從訂單量和客單價來說,都不足以支撐配送到家的服務費用,這個投入產出并不劃算,未來還是要依靠服務增值來維持運營。
對于沃爾瑪速購來說,所有商品和線下門店均無區別,作為沃爾瑪自己的O2O業務,速購平臺化發展,對接其他服務和商品的可能性極低,這也造成了速購盈利的困局。北商研究院分析認為,速購目前只在深圳運行,如果逐步推向全國,可以整合1號店之前布局的供應鏈系統,尤其是北京、上海的自建物流,但是沃爾瑪將為此付出的物流費用仍然不可想象,短期內也不會為沃爾瑪中國的業績增加實質籌碼。
全球電商業務還在探索期
把眼光從中國收回,眼下的美國,沃爾瑪和亞馬遜正在打“價格戰”,前者已經啟動為期3個月的在線促銷以應對亞馬遜的“Prime Day”活動。亞馬遜Prime Day是面向其金牌服務會員的促銷活動,同時,沃爾瑪最近至少從eBay挖走了65名專業技術人員,希望以此加強電子商務領域的競爭力。
據媒體報道稱,卸任沃爾瑪董事會主席的Rob Walton在6月5日召開的全球股東大會上談到,沃爾瑪正在經歷深刻變革,這個變革由互聯網引起。“過去幾個月,我們董事會談論最多的就是互聯網,我們正在加快電子商務的推進工作。”據了解,沃爾瑪2016財年將投資至少12億-15億美元用于電子商務和數字計劃的建設,而在2015財年這個投資額為10億美元。增加線上投入的同時,實體店正在削減預算。2015年沃爾瑪新店擴張的預算同期減少了8.5億美元。
柯俊賢在速購啟動儀式上表示:“隨著科技的發展,沒有純粹的傳統零售商,注重顧客體驗的電商也不會只固守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沃爾瑪速購平臺的推出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是實體店業務的有益補充和延伸,我們將實體店與電子商務服務進行無縫聯接,希望成為真正的O2O公司。”
不過,在一位不愿具名的從業人士看來,“傳統零售只是把電商作為一種渠道而已,但線上用戶獲取成本高、黏性低,更需要專業化運營。這種運營是從消費者角度出發,而現在的傳統零售做電商是從自身發展來考慮。但他們真正需要研究的是如何提高門店供應商品與社區消費匹配度,如果店內大部分商品消費者不需要,送到家也無濟于事”。
(北京商報記者 邵藍潔/文 新華社/圖)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