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問收費公路改革:高速路將成“永久提款機”?
2015年07月22日 10:15
來源:中新網
收費公路將迎來重大改革。交通運輸部昨日公布《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修訂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提出,政府收費公路中的高速公路不再規定具體的收費期限,以實際償債期為準,確定收費期限,債務償清后將實行養護管理收費。

資料圖
原標題:四問收費公路改革:高速路會否成“永久提款機”?
中新網北京7月22日電(記者 李金磊)收費公路將迎來重大改革。交通運輸部昨日公布《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修訂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提出,政府收費公路中的高速公路不再規定具體的收費期限,以實際償債期為準,確定收費期限,債務償清后將實行養護管理收費。
這意味著高速公路將長期收費。為何要作出上述調整?高速公路是否會變成“永久提款機”?是否存在重復收費問題?又該怎樣滿足公眾對收費公路“提速、降費、透明”的期待?
高速公路為何擬長期收費?
——目前總體虧損
7月21日,交通運輸部公布《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修訂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15年8月20日。
意見稿中最令人關注的是對收費期限做出了調整。根據意見稿,政府收費公路中的高速公路實行統借統還,不再規定具體的收費期限,而是以實際償債期為準,確定收費期限。特許經營高速公路經營期限一般不超過30年,投資規模大、回報周期長的高速公路可以約定超過30年;償債期、經營期結束后,實行養護管理收費。
這一標準較現行的規定有很大的變化。按照現行條例,政府還貸公路最長收費期限不得超過15年(國家確定的中西部省市為20年);經營性公路最長收費期限不得超過25年(國家確定的中西部省市為30年),而“收費公路的收費期限屆滿,必須終止收費”。
為何要作出這樣的調整?“這主要是基于債務風險和金融安全的考慮。”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毛壽龍對中新網記者表示,隨著高速公路建設成本的不斷攀升,在原來規定的固定期限內已無法按時償清貸款,高速公路總體處于虧損狀態。如今不再規定具體的收費期限,增強了靈活性,有利于降低政府性債務風險。
根據交通運輸部6月30日發布的《2014年全國收費公路統計公報》,2014年全國收費公路虧損1571.1億元。這一數字比2013年翻了約2.4倍。中新網記者還梳理發現,截至目前,除西藏、海南兩省區沒有收費公路外,在其他29個省區市中,25個省份2014年收費公路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僅安徽、廣東、浙江、上海四地出現盈余。
高速公路是否成“永久提款機”?
——長期收費合理性引爭議
面對高速公路期限調整的消息,網友們反應不一,有人認為“長期收費有合理性,可以有效分流車流量,而不收費的話就會堵成慢速公路”,而有人則認為“長期收費沒完沒了,高速公路將變成‘永久提款機’”。
“這是一種錯覺,高速公路不會成為‘永久提款機’,”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堅對中新網記者說:“現在大部分高速公路處于巨額虧損,連債都還不了,更不用說‘提款’了。”
趙堅表示,目前中國高速公路里程已經超過美國,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建設世界最大規模的高速公路網,負債也自然比較大。而為了滿足公路的建設、養護、管理和債務償還的資金需求,按照“用路者付費”原則,政府償債的高速公路可能將長期收費。
對于高速公路以后將長期收費的問題,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王太指出,通過對高速公路的功能、特點和資金保障進行的充分調查、研究、論證后認為,高速公路按照“用路者付費”的原則,實行長期收費是合理的。
“在我國公路網中,占公路總里程97%左右的普通公路是主體,包括了普通公路和農村公路,采取向車輛用戶普遍征稅的方式,實現連接城鄉、通達全國,保障公路的基礎性、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占公路總里程3%左右的以高速公路為主的收費公路是補充,向公眾提供可自由選擇的高效率、高水平通行服務,實行誰用路、誰受益、誰付費。” 王太表示。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