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部委現場對話大學生創客 有疑問“放馬”過來
        2015年07月03日 10:23
	
								來源:中國經濟網		    
近日,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人社部、商務部、稅務總局、工商總局、銀監會、證監會、國家網信辦、共青團中央總計13個部委的相關官員受中國政府網、中國網絡電視臺邀請,參加了“發現雙創之星”天津站活動,現場與創業者們進行了一場面對面的深度交流,那么他們到底都聊了些啥呢?
天津科技大學:大學生創業融資依然是難題,如何健全大學生在投融資環節渠道方面的政策落實?
財政部:最近一段時間,國家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措施,從財政這個角度來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支持創業創新示范城市的創建。這項工作目前已經是進行到了什么程度,在全國已經通過公開競爭評審的方式篩選了15個示范城市,主要是通過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示范城市提升服務能力,包括要想開辦中小企業,包括大學生創辦的中小企業他的經營場地的費用和建設公共服務平臺的這些費用,主要是支持示范城市,提升服務能力。
第二,要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這項工作目前正在運作過程當中,主要是想通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來吸引社會資本來投向中小企業,包括鼓勵壯大天使基金,還有種子基金等等。
第三,要鼓勵小額擔保貸款,前一段國務院辦公廳發文表示,把小額擔保貸款改名為創業擔保貸款,放寬了條件,符合條件的大學生和就業困難群體都可以申請,貸款的額度統一調整為十萬元,如果符合條件,還可以享受財政貼息。
第四,出臺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生來創業在內的一系列創業創新的活動。
第五,加大就業創業方面的資金投入。主要是包括支持像執業介紹,執業培訓,社會保險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以及求職創業補貼等等的這些活動。
創客(天津市發現者廚房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創新與創業并存,目前國家在創新項目的審批和補貼扶持方面還比較繁雜、短缺,國家是否能有相應措施應對?另外小企業應如何減輕稅負負擔。
科技部:什么樣的項目能夠得到更多的資金是一個社會普遍問題,任何好的項目都不缺投資,但是往往在有點子的時候投資卻很缺乏。那么好的項目首先需要技術要足夠成熟,投資方一般比較感興趣的是平臺性技術,可以延伸引發出不同的技術。此外,技術不一定是越高越好,而是要越有用越好,但又不能過低,過低之后獨占性就容易造成門檻太低,這樣才能在市場上獲得經濟社會效益。當然,任何一個技術在開始啟動的時候都會有一個風險期,這個風險期會隨著技術的不同、學科的不同、技術成熟度的不同而不同,但是國家也有不同的政策旨在降低這些風險,為創客們提供良好的環境。
稅務總局:從稅收政策上來看,國家支持創新創業有體現在兩大領域。首先體現在企業起步階段,國家對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力度蠻大,有小微企業增值稅、營業稅免稅政策,同時還在所得稅方面實行了20%低稅率的政策,還減半征收,目前已經落實了240多億的稅收優惠。其次,在企業的成長期和發展期,稅務總局跟科技部政策規定,高新企業給予25%的優惠政策,同時還對一些專項研發費在100%的扣除基礎上再進行扣除,此外,還有一些所得稅抵免政策,所以從創新啟動到投融資,包括創新成果的應用都有稅收安排。當然,下一步政策還將繼續放寬,認定工作將進一步簡化,今年科技部正在計劃牽頭重新修訂現行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辦法,希望能夠滿足企業創新的新需求。
南開大學團委干部:從高校團組織角度來看,創新創業工作頭緒多、工作新、領域廣,需要更多能引領、會管理、善服務的團干部,目前學校團干部在完成所有學業的同時,還要去適應快速發展的創新創業工作的新形勢,壓力還是比較大的,所以對團干部的隊伍以及組織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團中央能夠給予一些建議?
團中央城市青年工作部:作為共青團組織,我們在促進青年就業創業工作上的思路是,要敢為,還要能為。從上個世紀90年代末開始,團中央就在全團啟動了中國青年創業行動,在推進中國青年創業行動之中,共青團組織主要是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也就是架起黨和政府創業青年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一個方面,是要把黨和政府促進青年就業創業的一些好的政策,一些好的措施能夠連接到青年之中去,讓青年能夠享受到這些好的政策。同時,也把創業青年的身心把他們的需求反映到黨和政府之中去。
此外,我們還通過開展創業教育、政策服務、資金扶持、創業平臺建設等措施推進了創新創業發展,還加強了與社會組織的合作。對于共青團來講,首先要增強研究能力、協調能力、合作能力和執行能力,才能更好地帶領青年完成創新創業夢想。
天津科技大學創客:大學生學業的創業往往很難兼得,可否有一些針對創業的大學生政策,將項目量化成為學分?
教育部: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是我國高等教育在新時期階段的新聚焦,是我國改革的突破口,學業和創業如何協調,互相促進發展,也是學校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一個題目。
從根本上來看,學業跟創業不是對立的。學業是為了更好為創業做準備,創新創業則屬于實踐性的學習,二者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目前,創業項目量化成為學分的相關政策正在制定,教育部已經有了明確要求,各個學校正在研究實施細則,事情很快就能落實。
商務部:高校學生創新創業非常好,但是學生還是應以學業為主,要把創新作為精神追求的人才可以稱為創客。此外,支持創新創業根本上還是要靠市場,當前的創新創業者關心國家給予什么樣的政策,卻忽略了市場的作用,市場是重中之重。
創新分為四個階段,即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和產業化。在技術開發階段,是依靠資本市場來激勵,產品創新或者說產業化階段是靠商品和服務市場來激勵。如果“創客”的技術開發有市場前景,資本市場自然會給你投票。與此同時,如果“創客”的技術在產業化的時候形成新的產品,那就可以享受該產品在市場上帶來的超額壟斷收益。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