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09/25 10:00
茅獎作品銷量兩重天:有的長盛不衰 有的幾乎被遺忘09/24 11:51
文化|中外影人齊聚古城 議“IP熱潮下電影創作路”09/24 11:46
歷史|孔子與冉求斷絕“師生關系” 因其為軍閥斂財09/24 11:23
羅布泊新發現兩處人類居址和墓葬09/24 10:23
絲路國際藝術節 “一帶一路”中貢獻陜西文化力量09/23 09:54
文化|六小齡童反對惡搞經典 文藝創作要有道德底線
09/23 09:45
歷史|東晉一皇帝拉著皇后一起吃“仙丹” 先后去世09/23 09:33
云岡第20窟西立佛有望重現其北魏風采09/23 09:23
陜首個重點文化項目落成:來文安驛感知“三種”文化09/22 10:08
文化|有精品才有文藝繁榮 提高文藝創作的文化自覺09/22 10:06
歷史|今年第二批甘肅大堡子山文物回歸中國 共24件09/22 09:25
月餅發源地應引導民俗發展
09/22 09:17
陜西群眾的文化節日 第二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昨閉幕09/21 10:41
文化|觀看《清明上河圖》先排隊領號 避免故宮跑09/21 10:40
歷史|半坡人面魚紋盆:將外星人繪制在了彩陶上?09/21 10:05
循著中國近代文化走向回望《新青年》09/21 09:54
古代社會怎樣搞調查09/21 09:37
文安驛文化產業園區開園 集窯居等多種文化于一體
09/18 09:43
文化|《蘭陵皇妃》作者楊千紫:應該更勤奮借好東風09/18 09:38
歷史|換頭術在古籍多次出現 陸判為朋友妻換美人頭09/18 09:20
神木石峁遺址發現石雕人面像 或源于歐亞草原文化09/18 09:11
九一八事變:東方反法西斯第一槍09/17 09:54
文化|慶豐包子鋪成立包子文化研究中心 推出芝士餡09/17 09:47
歷史|方便面二戰后才發明 電視劇曾現衛青吃方便面
09/17 09:13
西安唐貴婦墓出土精美水晶項鏈09/17 09:10
第二屆絲路國際藝術節舉辦“文化陜西”圓桌會議09/16 10:16
文化|劉慈欣:不認為一部作品獲大獎就有根本改變09/16 10:02
歷史|武大郎原型或為明朝惡霸 曾欺負西門慶大官人09/16 09:44
涂鴉小史:李白墓、古羅馬城市都曾被刻字留名09/16 09:40
城固一愛好者收藏500余塊明清牌匾
09/15 10:08
文化|個體審美存在一定差異 文藝評獎標準尤須明確09/15 10:06
歷史|中國軍訓已有四千年的歷史:孔子也曾當過教官09/15 09:56
人類親戚化石出土:大腦不足橙子大09/15 09:20
劉震云:寫作是有近路可抄的 是可以投機的09/14 10:07
文化|馮雙白建言文藝評獎:按藝術規律改革評獎機制09/14 09:36
300枚珍貴古代簡牘亮相碑林
09/14 09:08
第二屆絲路國際藝術節:秦腔歷史劇《絲路長城》上演09/11 14:14
文化|陜西省政協文史《陜西抗戰史料選編》出版發行09/11 13:46
歷史|王酉亭抗戰炮火中趕千頭良畜到重慶 安全轉移09/11 12:19
書畫|書法家秦源向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捐贈書法作品09/11 12:09
文化|青春文學作者擁有數重角色 不只靠寫書吃飯09/11 11:57
碑博館《開成石經》獲全國優秀古籍圖書獎
09/11 11:51
陜博展出:柬埔寨吳哥文物與藝術“高棉的微笑”09/10 11:18
文化|黑貓警長之父諸志祥病逝 揭黑貓警長誕生記09/10 11:06
歷史|老兵回憶:平北抗戰十二載 生離死別難數計09/10 09:47
古代如何給教師送禮09/10 09:42
陜西民間207件文物見證全民抗戰09/09 11:47
文化|第二屆絲路藝術節開幕 18國藝術家獻藝古城
09/09 10:59
歷史|洪熙官是朱明皇朝后代?出生地為何無洪姓人09/09 10:49
明朝士大夫們的流行風尚09/09 09:51
清明上河圖十年一現八千人排長隊睹真容09/08 09:49
文化|文藝品質影響社會精神 “去粗鄙化”是第一要務09/08 09:43
歷史|漢文帝霸陵陵址非鳳凰嘴 江村大墓或為文帝陵09/08 09:22
后裔家譜 引發柳公權墓之爭
09/07 18:17
“絲路文化 長安論壇”開幕 鄭欣淼解讀文化陜西09/07 11:25
文化|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舉辦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09/07 11:25
歷史|古代閱兵穿啥樣:唐朝有紙鎧甲 明代現V字領09/07 11:10
蘇聯老紅軍回憶與中國軍民戰火中的友誼09/07 10:51
陜西貢院——明清時期鄉試考點 西北文才匯聚之地09/07 10:14
書里重溫歷史 書外珍愛和平:抗戰題材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