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貨幣絲路:往昔各國流通錢幣鑄今日文化傳奇
2015年08月10日 09:29
來源:西安日報
背面鑄有希臘銘文的鉛質白金三品圓形龍幣(右)與銅質圓形龍幣(受訪者供圖) 原標題:往昔各國流通錢幣 今日絲路文化傳奇 ■記者 張奐雅 古羅馬總督銅幣、貴霜王朝錢幣、蒙古庫車漢迪拉姆銀幣……這些聽上去

背面鑄有希臘銘文的鉛質白金三品圓形龍幣(右)與銅質圓形龍幣(受訪者供圖)
原標題:往昔各國流通錢幣 今日絲路文化傳奇
■記者 張奐雅
古羅馬總督銅幣、貴霜王朝錢幣、蒙古庫車漢迪拉姆銀幣……這些聽上去頗具異域風情的貨幣種類構成了一條錢幣“絲路”。絲綢之路古國貨幣是2000多年前中國與中亞、西亞以及地中海國家進行絲路貿易的重要實物證據。在泉幣收藏家張振龍的介紹中,記者了解到了這些歷經滄海桑田、已經模糊了本來面貌的貨幣承載的絲路傳奇。
“在泉幣收藏界,絲路古國貨幣是一塊很有價值的研究領域,不僅因為如今‘一帶一路’的建設,絲路涉及國家之多、貨幣種類之龐雜,都令泉友們心馳神往。”作為一名收藏泉幣半個多世紀的老泉友,張振龍介紹道絲路的沖擊表現在貨幣上就是幣種多,并且考古發現的貨幣超出了一般的時間和空間的分布規律、貨幣材質多樣、文字及裝飾復雜,都是絲路古國貨幣的特點。
在張振龍的介紹中記者了解到,與西亞等地的貨幣往來其實從秦末就已經開始,在張騫出使西域后,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都達到巔峰,沿線各國貨幣也能夠直接流通。其中古羅馬、古希臘、蒙古等地的貨幣往來尤為頻繁。
作為古國貨幣中重要的一環,絲路沿線境外遺存和流通在我國的境外貨幣是目前張振龍收藏的重點。幾枚已經難以辨認正面圖案的錢幣是張振龍收藏的貴霜王朝錢幣,貴霜本是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初生活在我國西北部的游牧民族月氏中的一部分,張振龍介紹道,公元1世紀初,貴霜部翎侯丘統一了大月氏各部,彼時,受到絲路往來影響,貴霜部便依附于盤踞在中亞地區的希臘勢力,盡管此后貴霜擺脫了希臘人的束縛建立了貴霜帝國,但其貨幣卻深受古希臘影響。“這枚是無名王銅幣,你看正面這個人是貴霜王,背面是騎馬武士的圖案,但是外圍的文字卻是希臘銘文。”張振龍指著錢幣說道。
外國古幣固然精致,然而張振龍卻表示,真正在絲路古國貨幣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且能夠作為絲路文化交流的有力證據的,還是漢武帝發行的白金三品龍幣。白金三品貨幣始鑄于漢武帝元狩四年,終于元鼎三年,這期間正是西域各國與漢室交往的頻繁時期。翻過鉛質龍幣背面,張振龍說一行希臘銘文的大意為“大王之王”,彰顯了彼時漢室的強國地位。“在交流的過程中最先接觸的就是語言,所以貨幣上除了圖案的相互借鑒,也會用文字展開交流,利于外貿活動。”
在張振龍手中展示出的貨幣僅僅是絲綢之路上的星點遺珍,目前張振龍除了在自己主編的雜志《中國錢幣屆》上開設了絲路古國貨幣專題之外,還正著手編撰一本絲路貨幣專著。這些已經失去了往昔光澤的錢幣,在今天被賦予了全新的意義,“以前它們被用來交易流通,如今我們這些泉友更希望能通過自己的考據讓這段歷史在絲路沿線繼續傳播,帶動今天各國的文化交流。”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