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0日,鳳凰陜西文化探秘團隊攜手專家學者、畫家、網絡大V一行走進華山,在領略華山絕美風光、奇險雋秀的同時,解讀華山文化,演繹神話傳說,深度探秘隱藏在人們視線背后的道山、道人。






華山之“仙”。于黃土高原之上,于九曲黃河之濱,險峻挺拔的華山,如挺立中華大地的倚天之劍,直指蒼穹,雄視萬載。作為一座靈氣之山,華山是中國道教最早的發祥地之一。






華山之“險”。“自古華山一條路”,主要是指青柯坪往主峰攀登的險道,攀登這千米危崖,須歷經五大險關:“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擦耳崖、蒼龍嶺。途中幾乎無路不險,無險不路。






華山之“韌”。華山挑夫,是一群行走在華山懸崖峭壁的天梯臺階上,用肩扛脊背的方式將山上所需物質靠血肉之軀運上去的獨特人群,除此之外,華山上還有許多生長在崖縫中的樹。






華山之“韻”。華山是一座有故事的山,它尊嚴、神奇、亙古、奧秘。數千年來,由它演繹出來的一串串故事,更是出神入化,引人入勝,比如劈山救母、陳摶老祖與趙匡胤的華山之賭等。

張應超
中國宗教學會理事

樊光春
陜西省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員

張生紅
中國傳統文化專家

王偉
中國武術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