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航母
浐灞生態區的建設者以敢為天下先、有愛心負責任的精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城市建設奇跡,打造出領銜“現代化生態新城”崛起之路的綠色航母,其成功實踐對全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三強一富一美”目標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借鑒作用,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啟示。望著這一浐灞壯美的畫面,我們由衷的感到浐灞未來的發展一定會邁上更新更高的臺階。詳細


浐灞曾留下眾多千古絕唱和文化遺存。然而,唐末的浐灞風光不再,慢慢變成一個污水橫流、垃圾成山的生態重災區。那么浐灞生態區是如何從“筑巢”向“引鳳”過渡的,又是如何化解生態建設與發展矛盾困局完成超越和創新的?
浐霸生態區具有特色的園區展示,即使從全球生態危機的角度都要給予大力支持。國家關注浐霸區的發展,2007年浐灞被國家林業局批準為國家濕地項目,這為中國西部脆弱的生態區提供了借鑒模式。然而,浐灞濕地項目為何獲得國家關注?
“生態經濟城市”代表著一種新的價值觀,是城市發展的戰略選擇,將塑造城市未來的競爭力。生態和經濟之間的關系如何有效協調?又如何能夠相映成輝?一直以來,專家學者為之論而道之。有人只注重城市的經濟功能,有人也開始注意了生態問題。
浐灞生態區舉行了《西安浐灞生態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專家評審會議。該計劃的編制是浐灞生態區為進一步科學、規范、合理的發展并豐富浐灞生態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恢復工作。而且是國內首部區縣級、市域級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
霧霾這個詞似乎從沒像今天一樣令人敏感和焦慮。西安已經經歷了多個霧霾天,就連手機天氣預報也提醒用戶因中度污染或者重度污染而建議停止室外活動。究竟我們怎么做才能從霧霾的困境中走出來,西安又為治污減霾做了哪些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