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寧醫院赴港上市 “精神病院”如何賺錢
2015年11月23日 09:35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康寧醫院赴港上市“精神病院”如何賺錢? 2015年11月20日,康寧醫院在香港敲鐘上市。采訪對象供圖 11月20日,國內首只“精神病”題材股票“溫州康寧醫院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
“精神病院”毛利率超40%
“80后的溫州人應該從小就知道,康寧醫院生意很好的。”溫州人孫靜對新京報記者說。
一家私立的精神病醫院的生意,究竟有多好?康寧醫院的招股書,披露了一些核心數據。
招股書顯示,康寧醫院“神秘”大門背后,是異常火爆的生意。2012年至2014年間,康寧醫院的營業收入連年遞增,從2012年的1.71億元升高至2014年的2.96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31.7%。
同期,康寧醫院的凈利潤由2012年的1320萬元,增長至5120萬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96.9%。同時,近三年來,康寧醫院的毛利率均超過了三成,最高達到38%。2015年上半年,康寧醫院的毛利率則已經超過40%。
目前,溫州康寧醫院的整體住院床位使用率達到了95%,且該醫院接受治療的住院病人,平均每床每日的開支約為377元。
為什么生意這么好?因為病人太多了。“我當年從公立醫院辭職下海創辦康寧醫院,就是因為看到需要幫助的住院患者很多,但醫院的床位量無法滿足患者的需要。”康寧醫院董事長管偉立對新京報記者說,他于是想到辦一家醫院,“說得普通一點,從這里面,我看到了商機。”
“根據獨立第三方機構的調研報告,中國目前有超過1.8億人患有精神疾病。”管偉立稱。如果這一數據客觀,意味著每8個看似正常的人中,就有1人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擾。
康寧醫院董秘王建解釋稱,抑郁癥、焦慮、網癮、酒癮甚至因婚姻情感問題造成心理困擾,都可能屬于精神病范疇。董秘王建稱,這些情況屬于精神科的輕癥,康寧醫院一直開展此類服務,也有一部分收入來源于此。
精神疾病本身的性質,也決定了這是一門“好生意”。前述醫藥行業人士稱,“因為精神科疾病具有特殊性,治療過程較長,容易反復發作,對醫院來說,這意味著持續的收入來源。”
賺錢不靠賣藥
與國內不少民營醫院依靠藥品供應鏈收入實現盈利的模式不同,康寧醫院的財報顯示,它的盈利主要來自于診療服務。
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4年,康寧的治療和一般醫療服務費收入分別為1.09億元、1.5億元、2.07億元,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63.8%、66.3%、69.8%。
其中,毛利部分的“醫院治療和一般醫療服務毛利”為9304.6萬元人民幣,占總毛利的80.9%;藥品銷售毛利為1319.4萬元人民幣;管理服務費毛利為775萬元人民幣。
需要注意的是,康寧藥品銷售收入比例不斷下降。藥品銷售毛利占毛利的比例,從2012年的24.8%降到了2014年的11.5%。
康寧所有的收入中,有51%的收入來自基本醫療保險的支付。2014年,基本醫保收入占所有收入的51%,兩年中增長了61個百分點。
現在,康寧醫院正在探索開發高端市場。2015年9月,康寧醫院與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合作,在北京成功開辦全國首家高端精神專科醫院——設有38間病房的北京怡寧醫院。
據了解,該醫院的房間按五星級標準配置,醫院將以每日5000元的收費標準,專門服務富裕的精神病人。
如何避免“被精神病”?
在普通人以往的認識中,精神病患者鮮有自覺上門住院的,不管影視劇還是人們的聯想里,精神病患者多是由他人護送甚至強行“扭送”入院。對此有人產生疑問:以營利為目的的民營醫院,會不會來者不拒,以致正常人“被精神病”?
“我下海之前是公立醫院的精神科醫生,親眼看到許多病人失去人身自由,并且得不到人性化的對待,所以才想到自己辦一家醫院,改變這種現狀。”管偉立說,除非是經過嚴格診斷后明確有必要進行封閉管理的情況,康寧醫院一般都進行開放式管理。
“我們這個做法在國內還是一個率先嘗試,現在已經有很多醫院效仿我們了,事實證明精神病院開放管理是可行的。”
董秘王建稱,2013年國家《精神衛生法》出臺之后,對于精神病人強制治療的標準變得嚴格,很多精神病醫院都需要重新適應新標準。
王建說,康寧在建院之初就已經使用了這套標準,所以在法規的過渡上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新京報記者 張泉薇 北京報道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