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漸入“零增長”時代
2015年11月03日 09:13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銀行業步入“多事之秋”。截至10月30日晚,A股16家上市銀行三季度業績報告陸續披露完成,正如市場預期,整體中國銀行業凈利潤增速下滑、不良貸款飆升
原標題:四大行漸入“零增長”時代 城商行前三季逆勢快增
銀行業步入“多事之秋”。截至10月30日晚,A股16家上市銀行三季度業績報告陸續披露完成,正如市場預期,整體中國銀行業凈利潤增速下滑、不良貸款飆升的局面在上市銀行財報中盡顯無遺。

資料圖片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各家銀行財報發現,2015年前三季度,四大國有銀行凈利潤增速均下滑至1%以下,其中,中國銀行三季度凈利潤首現單季度負增長;股份制銀行利潤增速明顯分化,最高與最低增速相差6倍之多;而城商行中的寧波銀行、北京銀行分別以16.06%、12.3%的增速逆勢快增,南京銀行凈利潤增幅高達24.5%,在上市銀行中繼續充當“黑馬”。
凈利潤增速放緩的同時,“不良”攀升如影隨形。今年前三季度,農行不良貸款率率先突破2%,達到2.02%;工行、建行、中行則普遍升至1.45%左右;招行、興業、民生、光大、中信等股份制銀行不良率區間擴大至1.4%~1.6%,目前僅南京銀行、北京銀行、寧波銀行三家城商行不良率控制在1%以下。
中行三季度凈利潤首現負增長
“回首過去幾年銀行業20%~30%的凈利潤增速真是恍如隔世,現在經濟不景氣,銀行經營狀況惡化,高速增長的利潤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一位股份制銀行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感慨。
事實上,銀行受到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和結構調整影響,再加上利率市場化倒逼及互聯網金融的沖擊,銀行業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
前三季度,上市銀行利潤盡管保持增長,但增幅顯然大不如前。截至9月末,工行、建行、農行、中行、交行五大行實現凈利潤分別為2222.91億元、1920.76億元、1533.70億元、1378.74億元、520.4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0.65%、0.73%、0.57%、0.79%、1.01%。其中,中行在港交所公布的三季報顯示,中行7月至9月凈利潤428.88億元,比去年同期433.89億元凈利潤減少5.01億元,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1.15%,這是上市銀行首次出現季度性下滑,給銀行業績亮起“紅燈”。
股份制銀行方面,凈利潤增長普遍放緩,但差距依舊明顯。興業、招商、民生、光大、華夏銀行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增幅分別為7.62%、5.57%、4.35%、2.73%、5.58%,中信銀行凈利潤增幅僅為2%,而平安銀行則以13.04%的同比增速位居股份制銀行梯隊第一,增速是位于末位的中信銀行的6.5倍。
對銀行業績直接造成影響的是央行的多次降息。自2014年11月以來,央行進行了五次降準和六次降息,其中一次為非對稱降息,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統計,2015年存款、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下調了1.25個、1.65個百分點。
對于銀行業凈利潤增速下滑的原因,普華永道金融機構服務部合伙人姜昆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稱,一方面是不良貸款大面積增提造成撥備提升,另一方面,央行多次降息的累計影響已在三季度銀行業績中顯現,第四季度以至明年將會逐漸爆發出來。
城商行方面,寧波銀行、北京銀行分別以16.06%、12.3%的凈利潤增速逆勢增長,南京銀行凈利潤增幅高達24.5%,繼續充當領跑的“黑馬”。前三季度,北京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凈利潤分別為141.36億元、53.21億元、51.7億元。其實,上市城商行凈利潤逆勢增長并非無跡可尋,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城商行非信貸類占總資產比例52%。以增速最為迅猛的南京銀行為例,廣發證券研究報告顯示,該行前三季度由于受益于利率持續下行帶來的債券牛市,公司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實現較大幅度的增長,兩者合計規模達到9.86億元,同比增長194.1%。
加大同業、證券投資帶動息差增長
銀行“躺著賺錢的日子”真的結束了?要回答這個問題,不得不提到對銀行業影響深遠的一件大事:10月24日,在最新一次“雙降”的同時,央行放開了存款基準利率的上限管制,利率市場化改革基本完成。
這對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考驗,價格競爭將導致銀行利差和盈利空間收窄。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短期內銀行在對存款的爭奪上,大部分銀行不會一次性大幅調整存款利率上浮空間。姜昆也表示,國內商業銀行不會做出“自殺性行為”攬儲,特別是在經濟下行期,貸款撥備對銀行利潤消耗很大,加上銀行存貸比已經取消,當前資產端好的標的稀缺,銀行不會大幅高息攬儲、增加負債成本,但不排除個別小銀行受到吸存壓力約束,適當上浮存款利率。
盡管利率市場化已然來臨,但從上市銀行三季報看,多家銀行凈息差保持較大幅度的上升。國金證券銀行分析師馬鯤鵬表示,三季度16家銀行平均凈息差2.47%,略超預期,這與今年以來央行連續五次降息致使銀行負債端成本下降有關。
對此,姜昆則分析,這主要得益于銀行普遍加大了同業和投資的力度。今年前三季度,銀行資金在債券投資、同業拆存上短期操作有一定比例上升,獲得一定投資回報的提升,從而帶動了息差短期上升,但是三季度相對于二季度上升幅度下降,投資受到市場波動性影響,對銀行盈利貢獻不太持續,主要看中長期利率走勢。
對于銀行業的全年盈利預期,姜昆表示,為了應對凈利潤下滑,預計四大行將在四季度做出調整,比如加大在同業拆借和金融市場的投資力度,以抵消息差收窄的影響,但是壞賬很難抵消。股份制銀行還有一定空間,總體上看對銀行四季度業績比較樂觀,基本維持去年同期盈利水平,除非個別銀行在四季度大規模補提存款準備金,拉低銀行業同比利潤增速下降,但這有待各家銀行對貸款數據的全年重新審視。姜昆進一步補充道,未來各家銀行資產負債管理將呈現不同特色,預計大行將調整負債結構,適當降低定期存款占比,更多推介短期和活期產品,從而降低負債成本,中小銀行在網點擴張上會做一定調整,以降低運營成本。
“未來股份制銀行將會發生分化,根據業務特點和客戶結構會有明顯的風格,業務重點也將發生改變。”華夏銀行發展研究部戰略室負責人楊馳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銀行服務對象從東部沿海延伸,目前在西部大城市的布局基本完成,未來將進一步下沉,中西部的中小城市、二線城市和東部縣域成為股份制銀行機構擴張的重點,進一步開展綜合化經營。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韬钅钩鐾链罅恐窈喣緺?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