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能源工業:實現結構調整 轉型升級 脫胎換骨
2015年10月29日 10:11
來源:陜西傳媒網-陜西日報
2002年以來,全省能源化工產業堅定實施煤向電力轉化、煤電向載能工業品轉化、煤油氣鹽向化工產品轉化“三個轉化”戰略,在穩步擴大產能的同時,注重轉變發展方式和優化能源結構,注重能源資源的深度轉化和綜合利用,推動能源產業由主要依賴資源消耗向依靠科技進步實現深度轉化轉變,由以傳統化石能源開發為主向積極發展新興能源產業轉變。
原標題:陜西能源工業:轉型升級 脫胎換骨

延長石油堅持資源開發、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相互協調的原則,精心呵護三秦大地的秀美山川。 李華棟 攝

陜西能源集團建設的清水川煤電一體化項目,每年就地轉化煤炭近千萬噸,安排就業近3000人。 武龍 攝
本報記者 郭曉斌 張斌峰 陳艷 沈謙 陳瑾
能源,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
能源的每一次重大變革,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標志。
對于能源大省的陜西來說,能源工業的發展關系著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
2002年以來,全省能源化工產業堅定實施煤向電力轉化、煤電向載能工業品轉化、煤油氣鹽向化工產品轉化“三個轉化”戰略,在穩步擴大產能的同時,注重轉變發展方式和優化能源結構,注重能源資源的深度轉化和綜合利用,推動能源產業由主要依賴資源消耗向依靠科技進步實現深度轉化轉變,由以傳統化石能源開發為主向積極發展新興能源產業轉變。
今天,陜西能源工業在轉型升級中脫胎換骨,成為撐起陜西經濟的第一支柱。無論是平坦大道,還是艱難險阻,陜西能源工業抗風險能力不斷加強,向前的腳步不停,發展的定力不松。
A、陜西能源追趕超越的重要支撐
2013年7月,延長石油集團成為中國西部地區首家世界500強企業。
2015年7月,陜煤化工集團進入世界500強企業,成為陜西第二家入榜企業。
陜西是我國西部地區唯一擁有2家世界500強企業的省份,而這兩家企業全部都是能源企業。陜西能源工業的實力可見一斑。
在“十二五”期間,能源產業成為我省跨步進入全國第一方陣的重要支撐之一。實現增加值年均增長10%以上,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保持在60%左右,是我省歷史最好的五年。陜西能源大省地位進一步提升,2015年一次能源生產總量達到4.93億噸標煤,是2010年的1.52倍。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氣產量分別是2010年的1.47倍、1.26倍和1.97倍,煤炭產量和油氣當量位居全國第3位和第1位。
資源儲量得到進一步提升。煤炭新增資源儲量135.95億噸,累計探明儲量1692億噸,居全國第4位。石油新增探明儲量16.43億噸,累計探明儲量58.38億噸,居全國第5位,油頁巖資源預測儲量達到1700億噸。天然氣新增探明儲量9594億立方米,累計探明儲量33550億立方米,居全國第3位。
資源開發邁上新臺階。國內一流大型煤炭基地建設步伐加快,“十二五”新增高水平煤炭產能2.54億噸/年,增長89.1%,穩居全國第3位。以神華、陜煤化2個億噸級和一批千萬噸級煤炭企業為主體的開發格局初步形成。強化高效開采技術試驗應用,建成全國第一油氣大省,延長集團建成千萬噸油田。
能源資源轉化形成增長新亮點。城市熱電聯產、煤矸石綜合利用電廠和“西電東送”煤電基地建設加快,現代煤化工產業取得積極進展。產業結構由傳統煤化工向現代煤化工為主導調整,企業規模和布局向大型化、規模化、園區化轉變。“十二五”原油加工總量10219萬噸。
B、寒冬來襲陜西能源遇冷不亂
自8月1日起,我省對煤炭企業高速公路運煤車輛通行費實行50%的補貼。
今年推進“以化補油”,延長集團化工產品產量達到431萬噸,陜煤化集團化工產品達到1390萬噸,榆林兗礦、華電等甲醇產能達到290萬噸。
《關于扎實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關于進一步促進石油行業加快發展的意見》、《關于進一步推動煤炭產業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關于工業穩投資促增長的意見》等重要文件陸續出臺。
……
一系列措施背后,是這樣的一種現實:在經歷了煤炭黃金十年結束、全球油價暴跌等影響,我省能源工業進入寒冬,以資源為主的陜西工業增長速度進入新常態。面對國內外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陜西貫徹工業穩增長政策,全面推進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一季度能源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大幅下降,較去年同期減少五分之一。省委、省政府加強成品油銷售,穩定油氣生產,促進煤炭銷售。規上能源工業增加值增速由一季度的-1.3%轉為上半年的0.1%,前三季度同比增加1%。能源工業增加值增長上半年由負轉正,停止了繼續下跌的態勢。
扭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一批重大項目正加緊建設——
華能渭南熱電聯產項目建成后,年發電量35億度,實現工業產值約14億;
陜北-關中750千伏第二通道、榆橫-濰坊特高壓、神府-河北南500千伏擴建外送通道爭取完成投資50億元……
在開拓市場方面,變守為攻,積極“走出去”。我省協調中石油、中石化、延長集團等,在延長集團今年原油加工計劃基礎上增加200萬噸。加強電力企業與受電端銜接,增加省內電力消費40億千瓦時。
前三季度從主要產品產量看,石油煤炭產量恢復性增長,原油產量2793萬噸、煤炭產量3.77億噸。四季度我省將繼續做好石油穩產、煤炭銷售,確保四季度全省工業增長7%以上。
C、結構調整在新常態下轉型升級
8月23日,全國首套百萬噸級煤間接液化制油項目在位于榆林市的陜西未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投產,項目達產達效后,年產油品115萬噸。
陜西作為煤炭大省,面對煤炭價格持續下跌,實施煤炭資源深度轉化勢在必行。
據省工信廳有關人士介紹,代表當今煤制油產業發展水平的煤炭間接液化、直接液化(油煤共煉)、煤焦油加氫制油、甲醇制汽油(MTG)等4種典型煤制油工藝的示范項目已經在我省全面實施。
陜煤化集團天元公司50萬噸煤焦油加氫制油項目、陜煤化集團富油公司12萬噸煤焦油全餾分加氫制油項目已相繼建成投產。2015年,我省先后新建成投產4種典型煤制油工藝的示范項目8個,這些項目的建成投產使我省煤制油總產能達到300萬噸,年可轉化煤炭約2000萬噸。
陜煤化集團公司總經理嚴廣勞告訴記者,今后將繼續以煤為主,推動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陜煤已經走出陜西,在湖北、新疆布局工業園區。公司還積極和神華、大唐、華電等央企合作,建設了十多個煤電一體化項目,以及煤制天然氣、建材、煤層氣開發等項目。
陜西未來能源化工公司到2025年,煤制油總產能將達到1000萬噸。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現建成3種不同工藝煤制油示范項目3個,產能105萬噸,“十三五”期間總產能到達500萬噸。
在煤炭的深度轉化中,榆林市建成年產60萬噸以上蘭炭企業68戶,建成產能4690萬噸。蘭炭產業已成為榆林最大的煤化工產業和地方經濟的重要支柱。
省發改委有關人士表示,實現轉型升級,我省下一步將加快項目建設,加快完善26個在建煤礦項目建設相關手續。油氣開采投資努力達到458億元。著力抓好產業轉型升級、向產業中高端轉移、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方面籌劃和推進。抓住西康復線建成運營的機遇,積極拓展西南煤炭市場。
本版制圖/陳丹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