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上半年經濟形勢綜述之十 轉型升級穩定增勢
2015年10月28日 09:52
來源:西安新聞網-西安日報
在森林中,龐然大物的巨象無疑是整個生物圈中體量最巨大者,但這并不妨礙它也能跳出靈巧的舞步。而城市經濟圈中,大企業便是一頭頭“大象”,而西安的“大象”們也正跳動著轉型升級的靈巧舞步,帶領著西安經濟圈的眾多小伙伴更快地發展。
原標題: 西安上半年經濟形勢綜述之十轉型升級穩定增勢

非洲采訪團成員試駕完比亞迪電動車后豎起大拇指(記者 雷偉東攝)

陜鼓集團生產車間(記者 雷偉東攝)
■記者 裴磊
在森林中,龐然大物的巨象無疑是整個生物圈中體量最巨大者,但這并不妨礙它也能跳出靈巧的舞步。而城市經濟圈中,大企業便是一頭頭“大象”,而西安的“大象”們也正跳動著轉型升級的靈巧舞步,帶領著西安經濟圈的眾多小伙伴更快地發展。
從“秦戰六國”到“唐戰番邦”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大出天下”
8月底,比亞迪在西安舉行了盛大的新能源SUV“唐”的發布儀式,這場儀式的主題確定為“唐戰番邦”。據了解,作為全球首款三擎四驅雙模SUV,比亞迪“唐”實現了百公里加速4.9秒、極速電四驅、百公里油耗2升,標志著比亞迪542戰略拉開了超能革命的序幕。在現場的VCR中,“唐”與眾多國際知名汽車廠家的SUV進行了爬坡、冰面拔河、競速等多類比試,而比賽的成績當得起“唐戰番邦”的歷史印象。
其實這已經是比亞迪推出的第二款明星新能源乘用車產品了。在被譽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元年”的2014年,早已磨礪成熟的“秦”由西安東出潼關“大出天下”。當時的發布主題為“秦掃六合”,依然和陜西歷史上的驕傲一樣,“秦”在與各系轎車的性能評比中遙遙領先。
正是因為這樣的優異性能,比亞迪去年銷售新能源汽車20972輛,占全國銷量的28%。而其中生產于比亞迪西安基地的“秦”,以全年累計銷售14747輛的成績,位居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的冠軍寶座。甚至在今年的六七月已經升至全球新能源汽車單品銷量冠軍。僅以西安為例,據西安市發改委主任強曉安介紹,截至今年7月底,西安銷售各類新能源汽車2256量,其中“秦”便銷售了1200輛。
秦、唐,作為定都關中的偉大王朝,都曾開啟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新時代。2003年才進入汽車領域的比亞迪以這些朝代命名新能源汽車,其隱喻不言自明。
據比亞迪工作人員蘇睿介紹說,比亞迪在起步之初便規劃自己的新能源汽車之夢。新能源車的三大核心技術電池、電機、電控技術的完全掌握,為其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技術基礎。而西安基地正是承載其夢想的地方。
當比亞迪還在傳統汽車市場拼搏時,陜西省和西安市就推出了多項優惠政策鼓勵出租車司機更換了比亞迪F3。而當比亞迪涉足新能源汽車市場后,西安市的多條公交線路上便開始馳騁起比亞迪的電動公交車。目前,比亞迪在西安、深圳、寶雞、韶關、荷蘭、新加坡、美國、丹麥、德國、英國倫敦等地成功實現了電動公交車的規模化、商業化運營。
而據比亞迪工作人員透露,在9月,生產于戶縣比亞迪二廠的“宋”也將上市,西安基地正在被打造為比亞迪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之一。而于去年投產的戶縣比亞迪二廠對這一目標的實現居功甚偉,因為它完全滿足超60萬輛混合動力轎車所需動力的電池產能,從而讓比亞迪加速著自己新能源帝國的構建速度。“ ‘秦’的提產已經從3月開始,由之前的每月1000輛提升到了3000輛,全年產能將達到3萬輛以上。”蘇睿預計,2015年,比亞迪西安基地新能源汽車產銷計劃將實現4萬輛。
同時,比亞迪還在進一步擴容著自己新能源帝國的版圖。除了乘用車,在商用車方面,品種也在不斷完善,推出不同長度的純電動客車;同時,比亞迪在貨車、專用車等領域加大研發投入,將推出純電動卡車,純電動水泥攪拌車、碼頭牽引車、寬體自卸車、飛機牽引車等純電動專用車。
從生產鼓風機到銷售“風”
轉型后的陜鼓正在走向全球
今年8月24日,來自波蘭、捷克、俄羅斯、印度、印尼、越南等國家商人匯聚陜鼓,他們都是作為陜鼓在全球的代理商身份出席的。這只是近年來,陜鼓動力走向國際的一個側影。截至目前,已累計實現海外銷售390余臺套,產品出口到美國、德國、土耳其、巴西、俄羅斯、韓國、西班牙、印度、泰國、越南等22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出口總額達到40億元。
對于這家以生產鼓風機起家的公司來說,變化的起始點是為客戶提供單一產品的制造商,變化的終點則是成為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服務商。這其中的蛻變之痛可想而知,但陜鼓集團董事長印建安卻堅定地認為:“在客戶和市場面前,企業需要放棄自我,要通過資源整合,來實現用戶的需求。”
為此,陜鼓加快新產業的發展。堅持“有所不為,有所作為”,集中精力和資源于高附加值環節,對低附加值環節進行專業化外包。這種蛻變最直接的表現便是,10余年間,陜鼓的生產車間從原來的11個減少到如今的兩個,累計放棄了機床維修、鑄造、運輸等10余項業務,將節省下來的資源配置到企業最擅長、更能產生效益的地方,向服務經濟轉型。在“有所不為、有所作為”的“一加一減”中,為企業輕裝上陣,聚焦核心,創造了條件。
特別是從2012年開始,陜鼓動力作為主發起人,聯合省內外能源化工、裝備制造、金融運作等優勢企業,成立了陜西秦風氣體股份有限公司,拓展了陜鼓產業鏈,使企業真正實現了從賣“鼓風機”到賣“氣”的轉變。通過“兩個轉變”戰略的實施,企業的收入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2014年,陜鼓服務和運營業務訂貨占到了總訂貨量的56%。
致力于為能量轉換領域客戶提供系統解決方案和系統服務之后的陜鼓,具備了設備成套、工程總包、運營及全生命周期系統服務等綜合能力和實力。主導產品涵蓋工業流程鼓風機、壓縮機、工業汽輪機、工業鍋爐、工業流程能量回收等能量轉換領域核心設備,服務于石化、冶金、國防、電力(包括核電)、智能園區一體化、制藥、環保產業等國民經濟支柱領域。
而在從制造商向服務商轉變的過程中,海外市場在陜鼓心目中的地位越來越重。陜鼓放眼全球,引進海外技術資源,快速有效地提升了離心壓縮機、能量回收設備等一系列大型裝置的核心技術研發水平。此外,陜鼓不斷加強EPC工程總包、工業氣體、污水處理建設運營及全生命周期系統服務等核心能力,其技術水平、裝備實力與國際知名企業比肩,快速響應市場和客戶的能力更具優勢。
就在今年一季度,陜鼓動力與捷克EKOL,spol.s.r.o.,公司(以下簡稱“EKOL”)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按照協議,陜鼓動力將分階段購買EKOL公司股東所持有的100%的股權。陜鼓介紹說,本次交易完成后,陜鼓動力將成為EKOL公司控股股東。雙方將協力優勢,圍繞汽輪機、鍋爐、EPC、系統服務四大業務進行聯合研發、系統成套設計、銷售、供應鏈、生產等價值鏈環節的業務整合,形成更具競爭力的市場能力。這是陜鼓在完善全產業鏈方面的重大戰略布局,有助于吸納國際高端人才,建立國際研發平臺,對于陜鼓實施國際化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據陜鼓工作人員介紹,隨著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沿線國家豐富的油氣資源也為陜鼓進軍國際油氣行業提供了更大的市場機會。目前,陜鼓正瞄準“一帶一路”沿線基礎設施建設市場,整合國內外優勢資源,通過兼并重組、設立境外公司、海外研發中心等途徑,進一步優化陜鼓全產業鏈,擴大市場空間和配置資源空間,同時密切與全球代理商合作,使陜鼓的新發展、新技術、新成果及時與世界共享,實現與全球代理商的合作共贏。
將在電池研發領域積累的科技實力溢出到新能源汽車生產領域,比亞迪迅速啖得了新能源汽車的“頭口鮮湯”;從只生產設備到提供全球化服務,陜鼓的視野和舞臺躍升到全球……其實這些都只是我市大企業跳好“轉型升級”這支舞曲的部分案例。但正是這樣一曲曲放大優勢、向行業高精尖邁進的轉型升級之舞,為我市的經濟發展舞出了一片新天地。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