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陷入危機
2015年10月20日 09:27
來源:北京商報網
在金融危機過去七年后,高盛被另一場危機困住手腳。腐敗丑聞纏身、業績下滑難阻、集團CEO貝蘭克梵患癌需要休養,全球頂級投行高盛的光環加速褪去。投資銀行的命脈本在信心,在投資者信心流失的漩渦中心,高盛能否躲過一劫備受矚目。

資料圖片
原標題:高盛危機
在金融危機過去七年后,高盛被另一場危機困住手腳。腐敗丑聞纏身、業績下滑難阻、集團CEO貝蘭克梵患癌需要休養,全球頂級投行高盛的光環加速褪去。投資銀行的命脈本在信心,在投資者信心流失的漩渦中心,高盛能否躲過一劫備受矚目。
禍不單行
貝蘭克梵病情加重,正值高盛卷入馬來西亞基金腐敗丑聞和業績下滑之際。現年61歲的貝蘭克梵上月宣布,他已經身患淋巴癌,自己正在接受化療,會在不接受治療時上班,一周治療,兩周休息。與此同時,作為美國政府反洗錢與反腐敗行動的一部分,聯邦調查局和美國司法部已經著手調查高盛與馬來西亞主權財富基金之間的關系。
據報道,2013年初,在瑞士達沃斯論壇上,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曾與高盛進行了接觸,希望后者幫助1MDB迅速并隱秘地融資30億美元。但這筆資金到位后,相關開發項目沒有進展,資金的具體用途也沒有進一步披露。知情人士稱,作為回報,高盛獲得了近3億美元的酬勞,遠遠高于通常情況下的數百萬美元。
今年以來,高盛一直“官司”不斷。高盛“欺詐門”在今年4月再度爆發,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指控高盛集團及一位副總裁欺騙投資者,在一項與次貸有關的金融產品的重要事實問題上向投資者提供虛假陳述或加以隱瞞。
類似的指控還要追溯到五年前,SEC指控高盛涉嫌在與次級抵押貸款關聯的債務抵押債券中欺詐投資者,以后者同意支付5.5億美元并改變商業慣例告終。SEC在宣布達成和解的聲明中稱,這筆罰金是有史以來美國證交會向華爾街企業征收的最高罰金。
在高額罰金面前,以往財大氣粗的高盛似乎越來越底氣不足。由于全球市場動蕩影響了交易收入,高盛三季度盈利同比大幅下滑,不及分析師預期。上周最新公布的財報顯示,高盛三季度凈利潤14.3億美元,同比大跌36%。營業收入68.6億美元,不及預期的71.2億美元。這是高盛季度營收兩年來首次低于70億美元。
風光不再
關于高盛作為聰明的“局內人”算計天真的“局外人”,指控對于高盛的影響更像是外傷,營收的持續縮水則是侵蝕高盛的內傷。2008年金融危機“一擊”之后,投行的固定收益(FICC)業務在收入和體量上似乎都年復一年愈加“清瘦”。
上周高盛財報顯示,FICC業務收入在三季度下降幅度達1/3,資本回報率也下降至兩年低點的7%。而高盛并不是金融危機后惟一一家在FICC業務上一路坎坷的大型投行。摩根大通集團的財報顯示,三季度FICC業務收入同比下降23%,美國銀行的FICC業務收入下滑11%,而花旗則遭遇了16%的下跌。
FICC業務風光不再與全球大多數經濟體較普遍的低利率狀態密不可分。此外,目前市場仍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而投行FICC部門在債券等資產方面畢竟還有相當的庫存,受市場影響也較大。眼下美聯儲動作不明,一定程度上造成市場滯銷,信貸市場難免表現不佳。
而從FICC業務自身來看,也有分析指出,近幾年FICC內部新業務開發沒有“大動作”,缺乏新的利潤“引擎”。反向來看,由于FICC業務收入不比從前,多數投行都逐步對FICC業務體量進行縮減,相關的利潤也會因此出現同比下降。
據了解,金融危機以來,市場周期性和結構性的改變使投行的FICC業務受到很大影響。監管收緊造成的市場結構性調整,迫使衍生品從不透明、高盈利的私下交易中走向低利潤和集中清算交易。與此同時,大投行客戶的興趣也開始從投資國外高利潤固定收益產品轉回到了著重于普通政府、公司債券的狀態。
被迫轉型
高盛的財務主管表示,FICC業務收入季度波動很大。實際上,FICC業務一季度情況尚好,資本回報率一度高達14.7%。若從前9個月的總體表現來看,高盛的FICC收入同比下降僅為1%。
不過,高盛的調整也許不會等太久。瑞銀和蘇格蘭皇家銀行等歐洲銀行都在繼續縮減FICC業務。盡管FICC業務在上半年因市場波動性加大而表現有所轉好,德意志銀行、瑞信和巴克萊仍表示將分流FICC業務資產并進一步壓縮相關資本投入作為FICC業務的戰略調整。
在FICC備受市場爭議之時,高盛另外一個主要分支業務——投資管理近年不聲不響地迅速成長起來。這項業務三季度收入達到14.2億美元,距FICC的最高紀錄14.6億美元也相差無幾。主動股票業務也有240億美元資金流入,數額為世界上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黑巖集團同等業務的一倍還多。
金融危機爆發后,“五大行”相繼倒閉、出售或是改制,現代華爾街引以為傲和賴以立足的獨立投行業務模式已走到盡頭,也標志著自上世紀30年代美國立法將投行從傳統銀行業務分離以來,“五大行”以極不體面的方式結束了投資銀行作為華爾街王者的時代。
危機深入,投行模式愈行愈窄。投行依靠短期貨幣市場為自己提供資金,不過通過這種方式借貸變得日益困難。作為在金融危機中幸存的兩大投資銀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皆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作為銀行控股公司,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將獲準開展儲蓄業務,成為一種更為穩定的資金來源。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文 李烝/制表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