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大力實施“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
2015年10月19日 09:57
來源:西安新聞網—西安日報
在“創途在XIAN”的引領帶動下,目前西安高新區范圍的“眾創空間”就有創業咖啡類的智空間、草履蟲創業咖啡、閃電孵化器;創業社區類的西北狼電商社群;創業媒體類的極客窩;創客類的泥巴創客空間、指尖空間、蒜泥科技和木立方俱樂部;眾籌類的西部眾籌等,形成了類型較全,氛圍濃厚的創新創業環境,促進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生態圈的快速形成。
西安市人社局倡議發起成立西安大學生就業創業聯盟,由市發改委、國資委、科技局、教育局、工信委、金融辦、商務局、團市委等9部門,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北大學等42家普通高等院校,以及217家各類企業和53家就業創業服務機構共同組成,政府職能部門、西安地區高校、就業創業服務機構、各類企業等300余家加入。聯盟將開展大學生求職需求及企業用人需求動態監測,分析研判西安大學生就業形勢。搭建線上線下招聘平臺,實現高校與企業的快速對接;開展大學生創業培訓、實訓和孵化相結合的創業服務,滿足大學生多元化創業需求;充分發揮政府人才公共服務機構、民間就業創業服務機構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及時掌握和預測企業用人需求,提高人力資源供需匹配度,增進政府、高校、企業三方人才交流合作。
全市人社部門把創業孵化基地作為扶持創業的主陣地,通過確保創業孵化基地組織推動到位、孵化服務到位、創業培訓到位、政策落實到位,力促創業孵化基地建設。西安圍繞西安市五大主導產業發展需求,結合各區縣、開發區不同的產業特色和不同群體的創業特點,因地制宜地開展孵化基地(園區)建設工作。啟動實施“3515工程”,即從今年開始,用三年時間,在我市建成50個初具規模、多層次、多類別的創業孵化基地,建成100個創業實訓基地,建成500個大學生就業見習基地。
截至目前,西安已建成創業實訓基地21家,已建成大學生就業見習基地257家,已建立創業孵化基地37家,孵化面積達157.18萬平方米,創業帶動就業127313人,新認定創業服務平臺(預孵化機構)7家。陜西省碑林區動漫產業基地、西安匯能汽車產業服務創業孵化基地被人社部授予“國家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榮譽稱號。
市委市政府在資金方面對雙創大力扶持,調整完善小額擔保貸款政策,提高貸款額度,擴大貸款范圍,實現了對各類創業群體的全覆蓋。截至目前,累計放貸742083萬元,扶持創業72393人,帶動就業436613人;共認定勞動密集型小企業1415戶,發放企業貸款1166筆,貸款金額323011萬元,安置就業人員10974人,1129戶企業享受財政貼息6043.87萬元。
西安將有創業意愿和培訓需求的各類城鄉勞動者全部納入創業培訓范圍。創業培訓體系實現公益化和持續化,參訓人數和培訓合格率逐年遞增。截至目前,經市人社部門審批設立的專門創業培訓機構有52家,其中民辦培訓機構30家,年均培訓2萬余人。健全創業服務體系,開展一系列創業服務工作,大幅提高勞動者的創業成功率。同時,組建創業專家指導志愿團,我市已有專業的創業指導服務機構約20家,創業專家志愿團21個,指導團專家304人。
為了鼓勵以創業促創新,西安市積極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出臺了《加快培育科技企業小巨人三年行動方案》,以打造小巨人企業為重點,通過市場機制,整合科技資源和政策資金措施,引導創新鏈、資金鏈向企業和產業聚焦,大幅提升相關企業對全市產業發展的支持和引領作用。我市還將重點支持高校院所、房地產企業、傳統工業企業,將自身及周邊閑置建筑等改造成為眾創空間,對改造成本分級分類予以一定比例的補助支持。
西安市委市政府出臺的這一系列措施,都以西安科技、文化等特色資源優勢為依托,推動人才、技術、資本等創新要素與產業協同發展,努力營造良好的創業創新生態環境,激發全社會創造活力,形成創新驅動發展的新生力量。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