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重構世界貿易版圖 中國淡定應對
2015年10月08日 09:12
來源:第一財經網 作者:馮迪凡 郭麗琴
10月5日,美國貿易代表邁克爾·弗羅曼宣布,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12個國家結束“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談判,達成TPP貿易協定。10月5日,美國貿易代表邁克爾·弗羅曼宣布,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12個國家結束“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談判,達成TPP貿易協定。
原標題:TPP重構世界貿易版圖 中國淡定應對
10月5日,美國貿易代表邁克爾·弗羅曼宣布,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12個國家結束“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談判,達成TPP貿易協定。
“狼來了”的故事講了7年,這次真的“狼來了”。中國是扎好籬笆,被動防御,還是“與狼共舞”,擇機參與?
TPP達成基本協議對中國影響有幾何?
10月5日,美國貿易代表邁克爾·弗羅曼宣布,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12個國家結束“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談判,達成TPP貿易協定。
如果從智利、新加坡、新西蘭、文萊于2005年發起TPP算起,距今剛好10年。但TPP真正引人關注,是7年前美國宣布加入,提出要創建一個高標準、更廣泛的地區合作協定,此后熱度漸高。澳大利亞、秘魯、越南、日本等國陸續加入。
12國簽署的TPP協議全文目前尚未公開,《第一財經日報》從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獲得的這份《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下稱《協議》)官方概要顯示,市場的全面準入、應對新的貿易挑戰等是其顯著特征。
在市場全面準入方面,TPP將在貨物和服務貿易的幾乎一切領域消除或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覆蓋貿易的全部范圍,包括貨物和服務貿易及投資。
在應對新貿易挑戰方面,數字和跨境電商經濟的發展、國有企業在全球經濟中的角色等,都有專門的相關章節闡述。
不論以何種高標準最終達成,中國被阻隔在這樣的大市場之外,受到的長遠負面影響不可忽視。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學院執行院長屠新泉認為,短期內對中國的最大影響是國際投資者的信心。這種信心同時伴隨中國經濟下行、美國經濟開始復蘇的大趨勢,而變得相當微妙。
但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認為,中國不必因為未能加入TPP而妄自菲薄。他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提出一組數據,此次TPP除去原有的北美自貿協定范圍,美國與剩下國家的貿易總額(包括日本)大致為4000多億美元,而中美之間的貿易體量為6000多億美元。即便美日達成一致,美國的出口額中,對華出口大約是10%,而對日出口僅占4.2%,差距甚大。
“在東亞,如果繞開中國,這些協定的意義要大打折扣。”周世儉指出。
重構世界貿易版圖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過去幾年中,對多位參與TPP談判的貿易部長進行過訪談,大多TPP成員對協議何時達成一直并無準確把握。此次終于在美國大選前夕取得突破,實際上比想象的還是快了一些。
超過3位代表不同立場的專家與核心人士都認為,作為奧巴馬的政治遺產之一,此次TPP將有驚無險地在美國國會通過審查,并最終得以實施。這也是美國“重返亞洲”戰略的重要一步。
二戰后的世界貿易版圖是由美歐通過WTO體系制定的,隨后日本進入WTO后形成了主導WTO的三極。
在新興市場國家對WTO的話語權掌握越來越駕輕就熟,成為規則制定者之后,美歐之間對于貿易的性質,乃至貿易政策的理解有了重新定義。
美歐都認為:貿易不再是最終產品,貿易和投資已成為生產過程的重要一環;同時,貿易政策必須支持可持續發展,即必須注重環境、公共健康和消費者安全政策。
接下來,TPP區外的國家和地區,將進行一場爭分奪秒的新雙邊FTA(自由貿易協定)競賽。
其中,歐盟首當其沖。以TTP達成前后為分界線,歐盟制定了詳細的貿易日程,不僅提出在10月將發布新的歐洲貿易戰略,同時還將重啟同美國的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談判。
在TPP達成協議之后,歐洲最大的商業團體——商業歐洲負責人貝蹃發聲明稱:“TPP的完成是貿易自由化的重要一步,并且給歐盟同日本和美國的談判提供了新動力。”
歐洲對于TPP的測算并不樂觀。普遍的一種觀點是,TPP將會造成貿易分化,以歐洲為代價,來推高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
歐洲國際政治經濟中心主任霍素克·李-牧山浩石認為,如果TPP覆蓋了全球60%的貿易的話,這個范圍已經等同于在烏拉圭談判之前的GATT(關貿總協定)所覆蓋的范圍。同時TPP在服務、電子商務、知識產權等方面將設立新規則,重新整合價值鏈,TPP的代價將是對歐盟的投資和工作機會,削弱歐盟企業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并削弱歐盟從TTIP中所得到的優惠。
在此情景之下,歐盟必須加速TTIP談判。
在TTIP(對美)之外,歐盟加快同TTP協定國家的雙邊自由貿易談判,在12個TPP成員國中,歐盟同墨西哥、智利、秘魯和新加坡已有雙邊貿易協議,與加拿大和越南也達成了臨時協議,與美國進行TTIP談判,與日本進行自貿協定談判,除此之外,歐洲打算升級歐墨(西哥)、歐智(利)自貿協定。
同時,歐盟還在進行歐盟與東盟成員國的自貿協定與歐中投資協定(BIT)等重大雙邊談判,其中,中歐雙方在BIT談判中的差距進一步縮小,有望在今年年底前達成協議草案。
在亞太地區,與日本不同,韓國并沒有加入TPP,且一直對TPP持觀望態度。韓國外交部6日表示,待TPP協定文本內容公開之后,將研判是否加入,并將在國家利益最大化的考慮之下,才決定是否加入TPP。
目前可以看出,韓國也在同TPP12國進行雙邊自由貿易談判,除同日本與墨西哥之外,韓國同TPP中的10個國家都有FTA協定,同歐盟的自貿協定也已經生效,對于韓國而言,其憂慮唯獨在于,日本加入TPP之后,日韓之間的同類產品(石油、化學、電子、機械)在美國市場上的競爭中,韓國會處于劣勢之中。
不過,中新社援引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2013年發布的一份研究結果稱,若韓國加入TPP,在協定生效10年后,韓國GDP將會增長1.7%~1.8%,但若不加入TPP,韓國GDP則將減少0.12%。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