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制呼聲再起 配套制度迫在眉睫
2015年09月28日 09:19
來源:第一財經網
6月以來的股市連續暴跌,不僅讓牛市的財富盛宴戛然而止,也讓注冊制改革推出時間生變。按照此前市場預期,10月極有可能是注冊制推出的時點。而證監會在9月18日的例行發布會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修訂草案目前正按照立法程序進行完善,證監會將全力配合立法機關。由于注冊制推出要在法案修訂之后,因而多位市場人士預計,注冊制年內已無望推出。
原標題:注冊制呼聲再起 配套制度迫在眉睫
6月以來的股市連續暴跌,不僅讓牛市的財富盛宴戛然而止,也讓注冊制改革推出時間生變。按照此前市場預期,10月極有可能是注冊制推出的時點。而證監會在 9月18日的例行發布會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修訂草案目前正按照立法程序進行完善,證監會將全力配合立法機關。由于注冊制推出要在法案修訂之 后,因而多位市場人士預計,注冊制年內已無望推出。

資料圖片
而猝不及防的巨震回調,讓市場開始重新審視市場化改革的重要性,推出注冊制的呼聲再起。此外,配套制度的建設和完善、平滑過渡注冊制的措施也引發市場的關注。
同濟大學財經與證券市場研究所所長石建勛近期撰文稱,注冊制改革無疑是未來資本市場的發展方向,但當前我國法律法規、市場機制、監管水平與監管體制等各方面的條件與IPO注冊制均不配套。
石建勛亦稱,如果匆忙推出注冊制,將可能對金融市場產生巨大沖擊,導致IPO質量下降、IPO數量失控;導致金融權貴對中小投資者財富的洗劫;導致滬深兩大交易所出現惡性競爭,為爭奪上市資源而降低審核標準等,甚至引發金融風險。
“如果有問責的心態和眼光,比如說要保證新的機制出來后、出事的比例要小于多少,那么新機制將很難推出,并且推出以后所有人的壓力都很大。”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錢軍近日稱,要讓市場來決定哪些公司應該上市、去決定更多問題。
錢軍稱,從統計數據上看,中國股市20多年來的收益跟經濟增速關聯度較低,但發達國家該數據的關聯性高,這意味著股市并沒有起到合理配置資源的作用。而這背后,上市機制是導致脫節的核心原因。上市機制決定了什么樣的公司、什么樣的行業將進入股市;如果門檻很高,實際上是鼓勵成熟行業而拒絕新興行業。此外,由于中國缺乏退市機制,因此有真正業績差的公司也不會直接退市,這些問題歸根結底是上市機制的問題,“注冊制為什么一定要做,這就是原因”。
海通證券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亦認為,國內投資者一直難以擺脫矛盾心理;一方面在呼吁推進注冊制,但如果市場大跌時又不愿看到注冊制馬上落地;對于市場擴容的恐懼,導致市場認為注冊制的推出將加劇跌勢。而當我國證券市場規模發展到如今的規模,更應該深度反思,究竟是以穩定指數來保護投資者利益,還是以規范的市場行為保證健康的發行。
李迅雷預計,年內推出注冊制的可能性不大,實際推出時間會遲于市場預期;而實現市場化定價和發行、會員制或公司制等更徹底的注冊制,可能還需要花費兩到三年的時間。
而對于注冊制配套體制建設,業內人士更認為迫在眉睫。
“以前市場剛提注冊制的時候特別急。但回顧A股歷史來看,市場才經歷了25年的發展;我們要加大開放力度,但創新也要慎重。”李迅雷稱。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亦稱,注冊制的實施要做好“加減法”,尤其對于發行條件和事前審批要做大量的“減法”;但對信息披露、盡職調查和核查,投資者權益的保護、信披違規的事后懲處則要大量做“加法”。其還提出,當前市場還面臨著如何平滑過渡到注冊制的問題,即目前還在排隊的數百家公司將如何平穩消化。
“與上市發行直接相關的配套措施,必須要能夠跟上。”趙欣舸稱,以當前的新股發行為例,由于定價并未實現市場化而導致“打新”變成了無風險收益,在全市場追捧下還將投資演變成了買彩票;未來在推出注冊制的同時,應將新股定價的權力交給市場,但在此之前也要調整當前的申購資格體系等。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