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救市百天記 “試錯”中得經驗
2015年09月17日 17:31
來源:北京商報網
隨著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被查,這場從6月起隨著股市暴跌打響的救市戰向監管層反腐延伸;在過去的近百天里,由“國家隊”入場護盤開始,并行打擊做空、上市公司回購、清理場外配資等攻堅戰役,在中國資本市場上前所未有。盡管,直至目前仍有對細節和方法的爭議,不可否認的是,決定護盤依然是讓A股乃至整個中國經濟基本面得以避免出現系統性風險的基礎,其中的經驗與教訓將成為未來中國資本市場不斷健全與成熟的基礎。
上市公司回購戰:一劑救市良方
上市公司在這場救市大戰中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股市暴跌后不久,創業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以及浙江、湖南、山東等多地的上市公司集體發聲,宣布通過增持、回購、暫不減持等方式穩定股價。以首批行動的上市公司為例,截至7月9日,就有655家上市公司公告了穩定股價的措施。
事實上,上市公司的積極行動,在一定程度上也確實給市場注入了一些信心。7月9日股市反彈的那段時間,除了證金公司的護盤之外,也是有這些因素的促進。至今為止,上市公司穩定股市的舉措也是市場評價較高的救市良方。
云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證券系主任陳曉丹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評價說,股災之下基于穩定股價目的以及應監管層要求,大股東對股價嚴重偏離價值的股權加大增持力度以及其他一系列措施,可以看做是大股東和管理層在監管層的引導下做出了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姿態,這是一種進步。在股災這種極端市場環境下是必要的,也是有一定效果的。不過,這種方法雖然可取,但也是要視情形而實施。“如果拋開股災因素,正常情況下,讓一些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和管理層去增持嚴重高估的公司股權,也是勉為其難的。而如果在上市公司股權過于分散,股價又十分低廉的情況下, 產業資本舉牌上市公司股權,反而是一種更市場化的、直接促進股價上漲的利好。”陳曉丹指出。
巴菲基金機構總監顧小明對上市公司的評價也比較好。他認為,上市公司不僅迅速做出穩定股市的舉措,而且有些上市公司還果斷停牌了,躲避了一場大跌,“事發突然,大家都沒有太多準備。股災時的停牌,剛開始只有幾家做,后來幾百家效仿,雖說有特意停牌躲避下跌的嫌疑,但確實給了投資者喘息的機會,股民當時還是比較支持的”。
清理配資戰:始終牽動市場的敏感神經
清理場外配資與本輪股市下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也是維穩過程中的一大主要戰場。而對于被稱為“有毒資產”的場外違法配資,管理層的態度從一開始就十分強硬,不過,在經歷了近3個月的強勢清理之后,A股去杠桿進程也將進入尾聲。
從6月中旬管理層開始重點動刀清理配資,并在6月中旬及7月中旬曾兩次要求證券公司對場外配資進行自查。8月底,監管層發文要求券商徹底清除違法違規的配資賬戶。而后,同花順、恒生電子被立案調查并開出巨額罰單,華泰等多家券商也隨之被罰。而聲勢浩大的配資清理工作開始牽動A股市場的敏感神經, 上證綜指從最高時的5178.18點開始一路下行。
在經歷過3個月的強勢清理之后,清理場外配資的行動已經接近尾聲。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截至9月11日,完成清理資金賬戶3255個,占全部涉嫌場外配資賬戶的60.85%;還有2094個賬戶尚未清理,持股市值約1876.27億元。李大霄表示,經過一段時間的清理,目前A股市場的杠桿率已經接近正常水平。“場內的融資由2.27萬億元降到了0.95萬億元左右,場外的約7000億元,也下降了大約80%。”在李大霄看來,一系列數據表明,管理層的清理配資將進入尾聲。
而就在昨日,有消息稱配資清理將放緩,券商對于賬戶背后涉嫌存在配資行為的單一結構化信托或資管計劃,不再采取“一刀切”的清理方式。正是這一消息導致了A股昨日上演絕地大反擊,三大指數齊現報復性反彈,逾千只股票漲停。
在宋清輝看來, 市場制度不完善、投資者風險意識薄弱等因素,是場外杠桿資金瘋行的主要因素,而管理層去杠桿的舉措雖然短期對市場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是利于A股長期走牛。而李大霄也認為,去杠桿應該防患于未然,從制度上規范場外配資,在杠桿率還不高的時候就應該果斷清理,從而減小市場的恐慌情緒。
北京商報記者 馬元月 葉龍招 董亮 王飛/制圖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韬钅钩鐾链罅恐窈喣緺?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