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農業園區總數達344個 農產品質量安全全國領先
2015年09月14日 10:02
來源:西安晚報
西安農民專業合作社總數達到4353家,農業園區總數達到344個……西安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總指數連續7年不斷走高。昨日,省統計局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西安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農業和農村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農產品質量安全穩居全國前列。
原標題:農業園區總數已達344個 特色農業規模迅速壯大 西安農產品質量安全全國領先
本報訊(記者 王昕)西安農民專業合作社總數達到4353家,農業園區總數達到344個……西安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總指數連續7年不斷走高。昨日,省統計局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西安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農業和農村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農產品質量安全穩居全國前列。
特色農業迅速壯大
全市農業園區總數達到344個
2014年,西安市規劃啟動了秦嶺北麓西安都市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出臺了《西安市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管理辦法》,每年認定扶持20個以上市級現代農業園區,重點打造全市現代農業“一區三帶七板塊”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目前,全市農業園區總數達到344個,其中:國家級園區1個,省級22個,市級47個。
而西安特色農業板塊和產業帶規模迅速壯大。形成了一批在全國、全省有較大影響力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周至獼猴桃板塊成為全球最大的獼猴桃集中產區;臨潼石榴板塊成為全國最大的石榴集中產區;秦嶺北麓時令水果產業帶發展到35萬畝,灞橋成為西北最大、隴海線成熟最早的櫻桃產區,戶縣、長安成為西北最大的鮮食葡萄產區。
發展指數連續7年走高
農民專業合作社總數達到4353家
統計數據顯示,2007—2014年,全市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總指數分別為126.6、164.1、179.9、230.7、247.3、276、288.6、294.1。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任務全面完成。2014年,西安市2.2萬畝標準化農業綜合開發示范項目建設任務全面完成。此外,全市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2014年,全市圍繞各區縣主導產業和農業重點項目,鼓勵支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把分散的農戶聯合起來,形成規模化、標準化經營,不斷提高農業延伸效益。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總數達到4353家,合作社會員數18.1萬人,帶動群眾40多萬戶。
不斷加大監管
安全水平連續8年保持全省、全國領先
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全市10個涉農區縣共建成鄉鎮(區域)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159個,實現涉農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全覆蓋。繼續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活動,加大對種植業、果業、畜牧業產品和投入品的監管力度。種植業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合格率達98%以上,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連續8年保持全省、全國領先。
建議
我市農業產業化水平與先進地區還有差距
應積極扶持龍頭企業發展
本報訊(記者 王昕)雖然我市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與先進地區、特別是與副省級城市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對此,統計部門建議應該加大財政資金扶持龍頭企業力度,依托資源優勢打造優勢品牌。
統計部門在調查中發現,由于農業生產方式尚未根本轉變,農產品生產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程度不高,導致農產品質量安全不確定因素較多,而社會各界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期望值較高,這種矛盾難以在短期內解決。而在農產品流通方面,流通體系建設投入不足,工作基礎相對薄弱,特別是在發生突發性農產品嚴重滯銷現象時,缺乏必要的應對措施。此外,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與先進地區、特別是與副省級城市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因此,應該加大財政資金扶持龍頭企業力度。積極整合項目資源,增加農業產業化發展扶持資金,切實加大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支持力度。用好全市都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資金,扶持資金重點用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產品開發、引進和應用;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技術升級改造;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爭創名牌;開展名牌產品與科技成果宣傳推介。同時,依托資源優勢,打造優勢品牌。以“提質增效增收,打造優勢品牌”為重點,著力引導農業示范園依托資源優勢,發展區域優勢明顯、品質優良、市場競爭力相對較強、附加值較高的農產品,壯大主導產業,提升產品檔次,打造質量可追溯的農業知名品牌。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