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重返“2時代” 背后存負利率隱憂
2015年09月11日 09:12
來源:新京報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今年8月份全國消費價格總水平數據顯示,當月CPI同比上漲為2. 0%。這標志著中國的物價上升水平已經重返“2時代”,而由于近期連續多月的CPI出現了上升趨勢,從今年2月的0.8%上升到8月的2.0%,半年時間增長了1.2個百分點,其上升力度還是不小的,這也預示著未來一段時間我國的物價水平可能會繼續上升。
原標題:CPI重返“2時代” 背后存負利率隱憂
■ 宏觀大勢
負利率的出現,表明貨幣政策繼續寬松的空間已經很逼仄,但穩增長的壓力卻并沒有減輕。同時,負利率的出現對于正在積極推進的利率市場化也會產生不可忽視的阻力。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今年8月份全國消費價格總水平數據顯示,當月CPI同比上漲為2. 0%。這標志著中國的物價上升水平已經重返“2時代”,而由于近期連續多月的CPI出現了上升趨勢,從今年2月的0.8%上升到8月的2.0%,半年時間增長了1.2個百分點,其上升力度還是不小的,這也預示著未來一段時間我國的物價水平可能會繼續上升。
8月份CPI重返“2時代”,應該說并不算太意外。今年夏季以來,我國很多城市的食品價格都出現了幅度不小的漲幅,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數據也表明,8月份豬肉價格同比上升幅度接近20%,這對于CPI的整體上升產生了很大影響。當然,就2.0%這個數據來說,仍然在政府對物價調控可以接受的范圍內。
但就在8月份物價走高的同時,央行于月底推出了一次降息降準舉措,人民幣一年期定期儲蓄的利率下降為1.75%。兩相對比的結果是,人民幣儲蓄已經再度出現負利率。
對于中國的百姓來說,負利率并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2007年國際金融危機來臨之時,中國的CPI上升水平一度曾經超過6%,遠遠超過儲蓄利率,實際上造成了居民存款的隱性損失。但是,當時這種情況的出現與當時為了應對金融危機的影響,央行推行了相對從寬的貨幣政策有關,在當時市場活力不足而流動性寬松的情況下,大量游資出沒于各類市場進行炒作,不僅導致房價直線上升,而且直接影響到了與民眾日常生活直接有關的食品價格。為了收住物價上升的韁繩,管理部門當時采取了收緊銀根的措施,對流動性實施了釜底抽薪的手術,終于使物價出現了回落,在CPI逐漸回落的同時,儲蓄利率也回到了正常水平。
目前出現的負利率,與前幾年的情況有相似之處。從去年開始,我國經濟增速出現了下降,中央政府開始推行一系列的穩增長措施。盡管目前對于貨幣政策的提法依然堅持“穩健”字眼,但一年來多次實施的降息降準舉措,使貨幣政策事實上已經表現為從寬趨勢,市場的流動性已經比較充裕。與此同時,多次降息以后,目前我國的儲蓄利率水平已經處于10年來的最低水平。但是,由于我國貨幣流通渠道的一些環節的梗阻現象并未消除,因此通過降息降準釋放出來的流動性并未按預期完全進入實體經濟真正需要的部門,前幾年那種資金集中流向居民日常消費品的情景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再現,此前豬肉價格暴漲就表明了這一點。
在經濟增速持續下降的最近一年來,輿論之所以對于降息降準熱烈歡迎,其理由就在于目前的低物價為貨幣政策寬松創造了有利條件。但是,一年來物價的所謂“低”其實僅僅表現在同比漲幅上,而經過前幾年的大幅上漲,我國物價的絕對值已經處于高位,這也導致我國的恩格爾系數長期居于世界前列。
當下負利率的再次出現,表明貨幣政策繼續寬松的空間已經很逼仄,但穩增長的壓力卻并沒有減輕。同時,負利率的出現對于正在積極推進的利率市場化也會產生不可忽視的阻力。
中國經濟目前遇到的各種困難,是舊有的經濟結構不能適應新常態所表現出的陣痛。因此,要讓經濟增長保持在一定水平,不能依賴舊有的模式,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降息降準上,而是需要通過深化改革,消除貨幣流通渠道中的各種梗阻,讓降息降準達到理想的效果。
□周俊生(財經評論人)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