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巨頭神華:煤炭業務“失寵” 轉型面臨兩難
2015年09月07日 10:43
來源:北京商報網
在煤炭行業持續萎縮背景下,煤炭龍頭企業也開始加快轉型步伐。日前,神華發布半年報顯示,上半年銷售、利潤均出現大幅下滑,而煤炭業務持續萎縮,發電收益占比首次超過煤炭。面對行業寒冬,雖然神華已經提出以煤炭清潔化為核心的“建設世界一流的清潔能源供應商”轉型戰略,但卻面臨著清潔煤炭前景不被看好、又不可能全面轉向新能源的兩難處境。
轉型清潔能源供應商
事實上,面對煤炭市場供過于求和價格下滑的困境,煤炭巨頭神華也加快了轉型,去年開始實施“1245”清潔能源發展戰略,即圍繞“建設世界一流的清潔能源供應商”的戰略目標,加快轉變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
所謂“建設世界一流的清潔能源供應商”戰略指的就是,神華未來將在其全部產業鏈上實施清潔能源的戰略,比如在煤礦的生產環節實現綠色開采,包括露天礦和井工礦;在發電環節,包括水電、太陽能和風電這方面的應用,加強投入基礎;在火力發電重點推超低排放;在鐵路運輸、港口運輸環節和煤化工等方面,都全面推行清潔能源戰略。
神華集團董事長張玉卓表示,神華新的發展戰略核心,是要創建世界一流清潔能源供應商。但作為最大的煤炭企業,神華清潔化發展不是不搞煤,而是要把煤炭變成清潔能源、清潔行業。
神華圍繞清潔能源供應商也開展了一系列布局,2014年,神華制定了2019年6月30日前啟動收購神華集團及下屬公司14項未上市資產的方案。據悉,目前已啟動收購神華集團約3500兆瓦的清潔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方面,神華已有19臺燃煤機組達到“超低排放”的目標。
今年8月中旬,有消息稱神華將繼續加大煤化板塊的投資,預計到2017年,煤化工板塊累計完成投資1040億元,年消耗煤炭約3500萬噸,年營業收入將突破430億元。
“神華還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張玉卓稱,下一步神華還將積極參股核電,以此融合推動企業清潔發展、綠色發展。
轉型之路面臨兩難
雖然在行業不景氣的背景下,神華圍繞轉型動作不斷,但是業內并不看好其未來前景。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指出,神華把自己定位成清潔能源供應商是有問題的,神華的清潔能源并不是光伏、風電等沒有環境污染的能源,而是將煤炭清潔化。煤炭作為一個傳統能源,本身是不清潔的,雖然清潔化是煤炭未來的發展趨勢,短期內很難有大的扭轉。
劉杰也認為,神華目前強調的綠色開采、超低排放發電機組、煤化工這些清潔煤炭措施都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雖然最后產出的煤炭很清潔,但是在整個市場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價格還是主要的決定因素。清潔煤炭短期內不僅僅不會給神華帶來業績的提升,還有可能進一步增加投資成本、影響企業現金流。
安迅思煤炭行業分析師鄧舜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煤化工實際上就是把煤炭經過加工處理,制作成煤制油、煤制氣、甲烷等,但是煤化工的可行性有一個重要的前提是有利可圖。此前機構測算過石油價格60美元/桶的時候,煤制油才有利可圖,而現在石油價格已經跌到了40多美元一桶,煤化工的性價比已經很低。此外,為了節省運輸成本、就地取材,神華的煤化工項目主要集中在中西部,而煤化工本身是一個非常耗水的行業,給環境造成很大壓力,發展前景并不是很樂觀。
邢雷坦言,神華作為煤炭巨頭,不可能像一般的中小煤炭企業,完全投入到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領域,畢竟它的礦產、鐵路、港口、發電都是以煤為中心,貿然進入新能源領域,風險太大,而且沒有優勢。
雖然神華此前表態要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但北京商報記者在神華半年報中并沒有看到有關風電、太陽能發電相關的具體數據披露。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神華雖然有一些風電項目,但是在整體的發電占比中還非常低。
在林伯強看來,目前神華轉型面臨著兩難,一方面作為一個能源企業,神華不可能全面轉向新能源,既沒有先發市場先機,也沒有技術優勢,貿然進入風險很大;另一方面,神華的清潔能源供應商戰略困難重重,短期內對業績難有提升。
對于神華業績下滑、轉型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多次聯系了神華,但截止到發稿時,仍沒有得到回復。
北京商報記者 王曄君/文 賈叢叢/制圖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