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媽”聯合救市啟示錄:新一輪聯合行動箭在弦上
2015年08月25日 09:29
來源:第一財經網
近年來,每當全球市場遭遇“黑天鵝”持續影響時,各國央行都會挺身而出,也更愿意統一行動,以防止全球金融風險傳遞帶來的溢出效應影響。當前,全球股市慘跌,全球央行是否會聯合行動?
原標題:全球“央媽”聯合救市啟示錄:新一輪聯合行動箭在弦上
近年來,每當全球市場遭遇“黑天鵝”持續影響時,各國央行都會挺身而出,也更愿意統一行動,以防止全球金融風險傳遞帶來的溢出效應影響。當前,全球股市慘跌,全球央行是否會聯合行動?
8月24日,全球市場慘遭“史上最黑星期一”,其中,全球股市全線重挫,中國A股創8年最大單日跌幅;歐洲Stoxx 600指數下跌5.3%,創2011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美國股指期貨緊跟下滑,創下2011年以來最大單周跌幅。
同時,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價格創16年新低,亞洲市場的信用風險升至2014年3月以來最高水平。具體來看,紐約原油期貨連續八周下跌,盤中六年來首次跌破40美元;布倫特原油自2009年3月以來首度跌破每桶45美元。倫敦期銅連續七周收低,時隔多年首次跌破5000美元。
面對昨日慘跌全球市場,有業內人士指出,當前金融風險或已全球蔓延,全球央行恐怕難以坐視不理,目前已有一些亞洲央行開始行動,但市場呼喚的是,全球央行的聯合行動,倘若風險擴散,這種行動或將不久后便會推出。
亞洲“央媽”先行一步
在此輪全球市場大動蕩之中,新興市場成為了重災區,因而亞太央媽們已經迫不及待地紛紛表態將加強干預。
“新興市場當前存在的重大問題,即各大經濟體紛紛步入貨幣貶值通道,要么是故意貶值,要么是在較大市場拋售壓力下被迫貶值。這種現象已經持續9周,而最近2周的形勢最為嚴峻。”德意志銀行外匯策略師吉米(Jim Reid)說道。
在此背景下,昨日從印度到韓國,亞洲的央行們緊急表態,稱將隨時準備好采取行動。
其中,印度央行行長Raghuram Rajan昨日呼吁央行們避免給股市注入“強心劑”,稱支撐股市并不是央行應該扮演的角色,但他也暗示將會通過干預支撐印度盧比。
Rajan稱,印度擁有38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在合適的時機印度央行將毫不猶豫動用外匯儲備減少盧比的動蕩,市場動蕩消除之后,印度將會再次成為投資者偏好的投資目的地。
同時,韓國決策者也表示將采取行動穩定金融市場。韓國央行今日表示,采取行動穩定市場很重要,將密切跟蹤外部市場風險,并在需要之時采取行動應對。同時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將于25日早上7點半在首爾開會,主題為評估股市。
此外,印度尼西亞央行行長Agus Martowardojo周一也表示,印尼央行致力于保持金融穩定以及匯率穩定,不會立即仿效其他國家競相貶值的做法;中國臺灣當局討論通過“國安基金”或四大基金進場護盤事宜。“行政院”24日中午將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四大基金及“國安基金”是否將進場護盤。
實際上,不僅亞洲央行已經在路上,歐美國家或許也在謀劃之中,其中,法國總統奧朗德稱,希望中國央行能有“意外之舉”,相信法國國內也在做相應的準備。
此外,美國聯邦利率期貨顯示美聯儲將于2016年1月首次加息。此前,該指數預期美聯儲在9月將首次上調基準利率的概率為28%,在7月份貨幣政策會議上加息的概率為0%。而在12月政策會議上或該次會議之前首次加息的概率為62%。
對于如何解決當下全球市場難題,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教授王勇則指出,全球央行首腦們自難再坐視,治標之法是更多國家央行將被迫采取行動或調整貨幣政策,或入市干預。治本之法是構建多元化國際貨幣體系。他認為全球央行想要變被動適應和調整為主動約束與應對,就需通力合作。
全球“央媽”的四次聯合行動
實際上,自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后,全球央行的聯合行動便開始奏響號角,此后似乎形成慣例,每當全球市場出現危機信號時,全球央行便不約而同的走到了一起。
2007年8月,美國次貸危機全面爆發,對國際金融秩序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和破壞,國際金融體系長期積累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得以暴露。
在此背景下,全球央行2007年9日和10日紛紛向金融系統注入巨資,上演一出聯手救市的大戲。路透社統計顯示,全球各地央行48小時內的注資總額已超過3262億美元。
其中,僅美聯儲2007年10日便連續三次注資,總額達380億美元。加上其9日已向金融市場注入了240億美元資金,這樣兩天注入資金相加達到620億美元。而歐洲央行2007年8月9日創紀錄地向歐元區銀行系統注資948億歐元(約合1299億美元)。
資深全球股市分析師亞特•霍根表示,面對日益聯系緊密的全球經濟,全球央行仍需采取正確措施來維持金融系統的穩定性,一直到金融市場不需要這種干預為止。這也是全球央行遏制信貸危機和金融市場震蕩的程序之一,此舉旨在提升投資者信心。
在次貸危機持續發酵,全球經濟增長遇阻的背景下,全球央行第二次集體行動則是發生在2008年10月,此時,全球10家央行集體降息以遏制全球金融海嘯。具體而言,當月包括美聯儲、歐洲央行、英國央行、加拿大央行、瑞典央行、瑞士央行、阿聯酋央行、中國央行、澳洲央行、韓國央行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金融危機蔓延背景下,中國對貨幣政策工具進行了重大調整,中國央行2008年10月8日決定,自15日起下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自9日起下調一年期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各0.27個百分點,其他期限檔次也相應調整。
第三次則是發生在2011年歐債危機升級期間。2011年,希臘、葡萄牙、愛爾蘭債務危機,擴散至意大利、西班牙等較大國家。歐債危機引爆全球市場新一輪大動蕩。
為了穩定市場,全球市場推出了第三輪聯合行動,全球六大央行2011年11月30日發表聯合聲明宣布采取聯合措施向全球金融體系提供流動性,包括美聯儲、歐洲央行、英國央行、日本央行、瑞士央行、加拿大央行等,稍早中國央行也宣布了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決定。
最近一次則發生今年上半年,在全球經濟放緩,大宗商品市場持續下跌的背景下,全球多個國家開啟了新一輪的降息潮。不完全統計顯示,2015年年初至今,開始實行降息或寬松政策的央行依次包括埃及央行、丹麥央行(共4次降息)、土耳其央行(共2次降息)、巴西央行等多達20余家。且根據美國最為知名的財經博客Zerohedge測算,這股“寬松潮”已覆蓋全球50%人口。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