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區人民檢察院第六檢察部負責人
“有人說過,我們辦的不僅僅是案子,更是別人的人生,尤其是未成年人案件的辦理,那些藏在案件背后的孩子,其實都是我們身邊鮮活的存在,推一把是犯罪,拉一把是希望,如何對待他們,可能會決定他們將擁有怎樣的人生。”
“有人說過,我們辦的不僅僅是案子,更是別人的人生,尤其是未成年人案件的辦理,那些藏在案件背后的孩子,其實都是我們身邊鮮活的存在,推一把是犯罪,拉一把是希望,如何對待他們,可能會決定他們將擁有怎樣的人生。”談到未檢工作,王瑜告訴筆者。
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未檢檢察官是最接近未成年的法律工作者。在處理涉未成年人案件時,未檢檢察官不僅僅考慮對犯罪分子的懲罰,更關注涉案未成年人的成長,通過教育、幫助和引導,讓罪錯未成年人迷途知返,讓被侵害的孩子感受到溫暖,幫助他們重回社會正軌。
王瑜常說,“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要用好‘法’與‘愛’,‘不完美’的孩子更需要溫暖和陽光。”在辦案同時,她延伸保護觸角,通過心理救助、司法救濟等途徑為未成年被害人開展救助。
王瑜參加公益活動
她為給予心靈溫暖而溝通,在一起監護侵害案中,未成年被害人郭某多次遭受繼父丁某性侵,情緒極不穩定,王瑜邀請心理咨詢師開展一對一心理疏導,同時通過電話交流、家庭走訪建立與郭某的信任,幫助孩子走出陰霾;她為送達經濟支持而奔波,多次深入郭某家庭和社區走訪,了解到郭某母親撫養孩子經濟壓力大,王瑜積極申請為其爭取到一萬元司法救助金;她為爭取合理訴求而努力,依法支持撤銷丁某監護資格,2022年5月,法院判決撤銷丁某對郭某監護資格,并判丁某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兩萬元,該案系全市首個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精神損害賠償判例。
“性侵害離孩子遙遠嗎”“遭遇校園欺凌應該怎么辦”……在學校講臺、在檢察院智慧未檢實訓教室、在網絡直播平臺,她的身影出現在普法宣傳的每個角落,用最淺顯的語言做最深情的叮囑。王瑜推動建成全市首家檢察機關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配備音樂放松室、情緒宣泄室等,讓孩子們在聲光電控高科技環境中,接受沉浸式、互動式普法體驗。在院領導的支持下,她積極打造“新媒體+普法課堂”全新陣地,開發模塊化法治教育課程,制作《愛的方式》《小歡歡的大“災難”》等新媒體普法作品。
王瑜向青少年做普法宣傳
為了擴大法治進校園受眾覆蓋面、突破時間和場地限制,她和團隊小伙伴探索通過“雙網并聯”引入科技為普法賦能,利用5G云直播技術將“長青未檢云課堂”接入教育局信息化2.0平臺,實現全程可視可互動的線上授課,在全市尚屬首家。同時,她協同交警、消防、公安、食藥監等多個部門,建立合作機制,深化平臺應用,吸納各界力量,有序擴大青少年法治教育“朋友圈”。3年來,全區50余所中小學和多個社區、村鎮,100余場法治講座、10余次“檢察開放日”活動、3萬余份普法手冊和法治宣傳品……一長串數字背后,是王瑜致力于社會平安建設、致力于青少年犯罪預防的辛勤付出。
未成年人檢察官的工作充滿了挑戰和壓力,但王瑜始終堅守初心,履行使命。
“未成年人犯罪通常動機簡單,主觀惡性不深,可塑性強。”王瑜辦理了數百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對涉案未成年人始終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原則,盡最大努力挽救失足少年。王瑜積極組織家庭教育指導,聯合區婦聯成立“家庭教育創新實踐基地”,開設“家長課堂”,開展親職教育活動6次;她依法適用附條件不起訴,在寇某等人盜竊案中,對可能被判一年以下有期徒刑、認罪悔罪、已取得被害人諒解的未成年嫌疑人,依法附條件不起訴;王瑜推動檢網融合實施幫教,為涉罪未成年人定制個性化精準幫教方案,吸納社區網格員配合司法社工聯合矯正,經過一年幫教,寇某通過技能培訓找到合適工作、順利回歸社會,該案被省檢察院收入“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典型案例”。
王瑜正在辦理案件
“要讓每一起案件成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鐵案’”,這是王瑜一直堅守的工作原則。她嚴審快辦案件,從重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在辦理某校教師李某強奸在校學生案中,她第一時間提前介入,引導偵查,為起訴及審判工作打下堅實基礎,被告人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七年;她活用檢察建議,針對辦案中發現的校園安全管理漏洞,開展專項監督,辦理的長安區教育局校園安全管理漏洞檢察建議案被省檢察院評為“全省涉未成年人優秀檢察建議案件”;她善用社會支持,與團區委簽署框架協議,引入陜西省兒童心理學會司法社工力量,合力打造“1+1+N”未檢社會支持體系,實現檢察機關與政府職能部門、專業社會組織的多元鏈接,幫教罪錯未成年人百余人次。
自2018年從事未檢工作以來,王瑜先后被評為“全省未檢業務標兵”“西安市三八紅旗手”“全省人民滿意政法干警”,辦理的多個案件被評為全省“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典型案例”,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走進最高人民檢察院與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大型未成年人保護法治欄目《守護明天》擔任主講人;帶領團隊打造“長青”未檢品牌,該院先后被確定為“全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社會化支持體系建設示范單位”“全省未成年人檢察創新實踐基地”“全省青少年維權維權崗”“全省巾幗文明崗”。
初心默守譜芳華,于無色處見繁華。成長的道路總是伴隨著風雨,但與所有檢察人一樣,王瑜堅信“眼里有光,心中有愛,行則將至,未來可期”,為了心中的那份溫暖,她不懼坎坷,誓為每一朵鮮花的綻放而不懈努力。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鳳凰網陜西頻道特別策劃法治欄目《奉法者說》,欄目聚焦全省公安、檢察、法院、司法體系基層優秀人物,全力打造暖新聞。通過對系統內人物在職履職典型案例的樹立,不斷彰顯其責任和擔當,以榜樣力量激勵全省政法隊伍高質量發展,展現法治陜西聲音,弘揚法治精神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