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仁術 用愛灌溉心靈綠洲 ——專訪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黨委書記張杰
2019年09月29日 19:18
來源:鳳凰網陜西綜合
滿目翠綠的院區環境,先進現代的硬件設施,溫馨和諧的就診氛圍…...不像一所醫院,倒像一所學校,這是我走進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陜西省精神衛生中心)的第一感受。位于杜陵遺址生態公園西側的西安

鳳凰網陜西專訪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黨委書記張杰
滿目翠綠的院區環境,先進現代的硬件設施,溫馨和諧的就診氛圍…...不像一所醫院,倒像一所學校,這是我走進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陜西省精神衛生中心)的第一感受。
位于杜陵遺址生態公園西側的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遠離鬧市,風景宜人、安靜祥和。這樣美好的它,歷經60多年的風雨洗禮,現已發展成為占地面積257畝,建筑面積67180平方米,設有醫療科室19個,住院床位800張的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和社區防治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精神病專科醫院。榮獲了陜西省群眾滿意醫療機構,全國百家百姓信賴的精神衛生醫療服務機構、全國衛計系統先進集體等稱號。
值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鳳凰網陜西走進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通過與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黨委書記張杰的對話,解讀精神衛生中心發展過程中的工作亮點,探討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中如何解壓和預防心理疾病,以及醫院未來的發展規劃與布局,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西北地區精神衛生醫療服務事業的步伐。

鳳凰網陜西專訪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黨委書記張杰
鳳凰網陜西:陜西省(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始建于1957年,歷經60余載的風雨洗禮,現已成為西北地區技術力量雄厚,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和社區防治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精神病專科醫院,請問醫院在發展過程中有哪些工作特色和亮點?
張杰:我們精神衛生中心是一個團結奮進的集體,60多年來我們一直秉承發展和創新的理念,堅持低調務實不張揚的工作作風,義不容辭的擔當公立醫院的社會責任,在全省嚴重精神病的防治管理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幾年,我們醫院努力實現醫教研協同發展,不斷強化、細化亞學科和亞專業的發展,大力推進兒童精神醫學、老年精神醫學、睡眠障礙診療、精神疾病康復和社區精神醫學方面的發展。具體表現在現有的重點學科和優勢專科的基礎上,突出亞專科的特色建設。例如,精神康復科設計了“大病區、小社會、多功能、利康復”的醫療康復模式,以開放式的社會化組織單元,擴大病員交流范圍,增加功能康復項目,設計患者組織角色。從病人生活、起居,開展各種醫療康復活動和特定性的生活技能訓練。對于出院的精神病患者,結合病人社區康復,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或電話回訪,或定期巡診,打破坐堂行醫的傳統醫療服務,把服務延伸至鄉鎮社區,真正實現對病人的全程無縫隙服務。
其次,在病因探索精準化治療方面我們進行了一定的嘗試,特別是加強了與國內外科研機構的合作,取得了一些成果。我們成立了西北區域精神衛生專科聯盟,推進了整個西北地區的學科建設,同時在上級各部門的支持下,穩步推進國家區域精神衛生中心的建設。
鳳凰網陜西: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人越來越關注精神衛生領域,重視自己精神心理方面的修養和健康。現在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接診的病人,主要是什么樣的人群?
張杰: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加之人們飲食日益精細化,國民疾病譜發生變化等各類因素聚集,來我們醫院就診的病人結構也隨之發生了一些變化。從以往單純的精神分裂癥等疾病,到現在更多的是一些有著神經官能癥、心理問題、睡眠問題的患者,這個現象同時也說明了人民群眾對自己的心理健康更加重視,對精神領域的認知在不斷提升。
鳳凰網陜西:據了解,為促進精神醫學的全面發展,陜西省(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除在為患者進行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的同時,還強化心理治療、康復治療,請問醫院具體是怎樣做的?
張杰:近年來,我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著眼于全新的精神疾病治療康復模式,關注病人愈后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改變過去封閉式、單純的藥物治療,引進了心理治療、康復治療等全方位的治療模式。比如,我們醫院開設了在全國為數不多的幾家康復日間門診,就是將已經出院的病人定期召回醫院在門診接受康復治療,去幫助他們恢復認知功能,社會功能,以便他們更好的融入社會,去享受生活。
鳳凰網陜西:精神疾病患者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需要從生理、心理各個方面格外的注意,請問醫院在服務患者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張杰:在這方面我們堅持以人為本,彰顯愛心。在我們常規的治療以外,我們醫院還開辟了愛心農場,專門建設了愛心零售店,選擇一些評估好的病員和學員參與經營,參與勞動,在經營與勞動中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也享受到了和正常人一樣平凡的樂趣。
我們醫院的護士由原來的只看管精神病人改為對病人及家屬積極宣教,對病情得到控制的病人,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幫助病人樹立戰勝疾病、恢復健康的信心。對于處在恢復期的病人,組織大家參加力所能及的乒乓球、籃球、手工、下棋等娛療活動,使病人受損的社會功能逐漸得到鍛煉康復。鼓勵患者養花、養魚,學習音樂、書法,整理自己的床鋪、衣物,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通過這些活動的輔助治療,使這些學員和病員身心得以同治,能夠更快更好地融入社會,回饋社會。
鳳凰網陜西: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加快,各種社會矛盾增多,生活壓力變大,現實中有精神和心理問題的人群也越來越多,請問您在緩解壓力、預防精神疾病方面有沒有一些好的建議?
張杰:黨和國家政府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的心理健康,2019年國家在若干城市開展了心理健康的試點工作,心理健康越來越被廣大人民群眾所關注。
當然,與此同時隨著社會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生活壓力逐漸增大,各種各樣的身體、心理問題層出不窮。首先,我們應該用積極向上的態度對待工作,對待生活,能對自身的心理狀況有一個評估和認知。其次,一旦感覺心理上有什么問題或心結,我們不必緊張和羞恥,可以先通過自我排解,或者運動,傾訴等方法尋求疏導,如果發現無法得到緩解,我們應該積極地去專業機構咨詢,聽從醫生建議,配合治療。其實,就像抑郁癥,它就是一種心理感冒,只要我們積極面對,配合治療,就能使自己走出困境,重新生活。
鳳凰網陜西:醫院文化是醫院整體形象和素質的綜合體現,是醫院的軟實力,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醫院的文化理念和服務內涵。在今后的發展中陜西省(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將如何樹立文化自信?體現醫院文化價值?
張杰:我們精神衛生中心的院訓是智慧、敬業、和諧、創新。智慧,由于我們服務群體的特殊性,我們的診斷、護理、治療,需要更多的技巧、方法和經驗去和病人溝通,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自己的學習能力,去服務患者。敬業,精神病患者作為特殊群體,對他們的治療不僅需要精湛的醫術,更需要加倍的耐心、愛心、細心和關心來體貼他們、照顧他們,才能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在此基礎上,我們在醫療技術水平方面也在不斷的探索提升,在診斷、治療、醫院管理方面也在不斷創新,三者結合,有序發展才能使病人盡快治愈,盡早回歸家庭、回歸社會,實現醫院的和諧發展。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張杰書記表示,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的發展有起點,沒有終點!醫院會一直堅持用仁心仁術,去滋養灌溉更多心靈的綠洲。全院同仁也將精誠團結、銳意進取,用愛心守護精神家園,努力為打造“國際接軌國內一流中國西部精神衛生第一品牌”而繼續勇敢探索、奮斗! 
[責任編輯:張瑚軒奇]
- 好文

- 欽佩

- 喜歡

- 淚奔

- 可愛

- 思考

免責聲明
- 除鳳凰網注明之服務條款外,其它因使用鳳凰網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知識 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包括因下載而感染電腦病毒),鳳凰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 任何透過鳳凰網網頁而鏈接及得到之資訊、產品及服務,鳳凰網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鳳凰網內所有內容并不反映任何鳳凰網之意見及觀點。
- 鳳凰網認為,一切網民在進入鳳凰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已經仔細看過本條款并完全同意。 敬請諒解。
圖片新聞